快訊

內湖嚴重車禍…8旬駕駛轎車失控掃「18輛機車」全倒 4人受傷送醫

農業部預算1692億…業務費砍到1元喊活不下去 粉專怒嗆說謊

謝金燕兒子身世引熱議 女星心疼揭內幕:她懷孕時非常節儉

分析川普2.0內閣名單 陳明通:目標要把中共搞垮

陳明通13日晚上參加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講座「川普重返白宮美中台新格局」。記者陳湘瑾/攝影
陳明通13日晚上參加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講座「川普重返白宮美中台新格局」。記者陳湘瑾/攝影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新內閣成員名單近日已陸續公布,包括美國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將任國務卿、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獲任命為白宮國安顧問。對此,前國安局長陳明通從「川普2.0」的戰略目標,分析人事名單背後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要對付中共,就是要把中共搞垮。

陳明通13日晚間參加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講座「川普重返白宮美中台新格局」時首先提到,川普心目中的政治導師是前美國總統雷根,他非常欣賞雷根的經濟政策及強勢外交軍事,更重要的是雷根當年把蘇聯搞垮,所以川普內心世界中關於要如何「讓美國再次偉大」,其實就是要把中共搞垮。

陳明通續指,川普2017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大陸定位為「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s),意指大陸要修正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所主導的國際政治遊戲規則,因此「川普2.0」的目標就會如大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所說「要顛覆中國政權」,可以看到川普近期任命的國安顧問和國務卿等人選,目標都是要對付中共,而從目前中國的經濟及各種情況來說也確實很有機會。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指出,從川普目前的人事任命來看可以觀察到「忠誠度」是最重要的,另一項特質是這些人選有聲量、也有一定的論述能力,相比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任用的官員同樣也要有忠誠度,但是只能有習近平的聲音、不能有其他聲音。

而目前川普公布的內閣人選較多都是反中立場,美國國務卿人選魯比歐在2020年即因抗中立場兩度被中國大陸制裁,意味往後國務卿不能到中國大陸拜訪,對比2023年被任命為大陸國防部部長的李尚福,他也因過去涉及與俄羅斯軍火商的重大交易而在2018年被美國制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兩個大國在人事任命上已經不考慮對方的態度跟下場。」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3日晚間主辦「川普重返白宮美中台新格局」講座,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左二)主持,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右二)、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建甫(右一)和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左一)出席與談。記者陳湘瑾/攝影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3日晚間主辦「川普重返白宮美中台新格局」講座,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左二)主持,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右二)、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建甫(右一)和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左一)出席與談。記者陳湘瑾/攝影

中共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任永力稱美10年債殖利率3.5%才合理 質疑當前川普行情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川普強勢重返白宮 美國政府將如何運作?

美媒:起訴川普檢察官面臨報復 將辭職解散團隊

不只有網紅助選!川普布局8年之久 「互動短碼」成勝戰的秘密武器

相關新聞

「台灣地位重大」 沃茲:美須備好軍事力量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聯邦眾議員沃茲出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沃茲近期在公開演講指出,台灣在先進晶片與世界貿易地位所處形勢極...

我向美方查證 習近平、拜登公開私下都未提「賴清德」

「拜習會」16日在秘魯登場,大陸官媒釋出訊息指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公開點名賴清德總統,強調「台獨分裂行徑同台海和平...

拜習會 習近平首度點名賴清德

美國總統拜登十六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首都利馬會談,習近平表示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與發展權利是中方四條紅線...

路透:台未對美提新軍購清單

路透十四日引述多位台灣國安高層官員報導,台灣並未向即將於明年一月上台的美國川普新政府提出新軍購案的具體清單,但歡迎各界對...

習近平點名賴清德?國安局長:不排除陸認知作戰

「拜習會」十六日在秘魯登場,大陸官媒釋出訊息指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公開點名賴清德總統。不過,我相關單位向美方確認,...

冷眼集/急撇習點名賴 難掩兩岸嚴峻

秘魯「拜習會」後,大陸央視和外交部官網發布,習近平在會晤中提及「賴清德」總統名字,呼籲美方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消息一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