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伯父放棄王位扭轉她的一生!回顧英女王加冕典禮 熱情民眾擠爆遊行隊伍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當地時間8日晚間辭世,享耆壽96歲,在位時間超過70年,是英國歷史上繼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伯父不愛江山愛美人 扭轉伊麗莎白二世的一生
伊麗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在倫敦,同年的5月29日在白金漢宮的私人教堂進行受洗。在伯父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為了迎娶美國女子華麗絲•辛普森(Wallis Simpson)選擇退位後,便由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George VI)繼位,當年僅10歲的伊麗莎白二世成為王位的法定繼承人。
1947年11月20日,伊麗莎白二世和希臘王子菲立普.蒙巴頓(Philip Mountbatten)結婚,在西敏寺舉行婚禮,婚後便居住在倫敦。兩人育有四名子女,分別是已經繼位為國王的查爾斯(Charles)、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以及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
1952年2月6日,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健康狀況急速惡化,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領導壓力,整個人飽受病痛折磨,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便是在倫敦機場歡送到非洲出訪的長女伊麗莎白公主。
從肯亞趕回倫敦 接任王位
喬治六世最後因為肺炎問題,於睡夢中在桑德林漢姆府(Sandringham House)病逝,享年56歲。然而,當時伊麗莎白二世正在肯亞進行訪問行程,得知父親逝世消息後,伊麗莎白二世趕緊回國進行繼位。
伊麗莎白二世的個性相當堅忍,甚至從小就展現相當具有責任感的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時,伊麗莎白二世只有13歲,但她卻勇敢發表廣播演說,撫慰所有避難中孩子們的心靈。
不僅如此,在伊麗莎白二世18歲時,更說服父親允許她參與協助戰爭,加入陸軍女子地方輔助服務團(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負責擔任駕駛和汽車修理員。
在1952、1953年時,英國深陷二戰帶來的傷害以及陰霾,不僅面臨國力衰退,全國城市也受到嚴重破壞,連簡單的民生物資,國人都必須要排隊領取。
不過,從伊麗莎白二世繼位成為新任女王後,彷彿進入一種「新伊麗莎白時期」,帶給國人「年輕、美好、認真」的正面能量,英國也逐漸從戰後蕭條狀況復甦,生活漸漸有了改善。
根據英國禮法,雖然伊麗莎白二世已經登上王位,但必須等16個月才能舉辦加冕典禮,於是直到1953年6月2日才舉行。遊行隊伍當天從白金漢宮前往西敏寺,儘管大雨不斷,數千名民眾仍然在路線旁搭帳篷過夜等候。
來到加冕典禮當天,約有上看300萬名民眾參與,在街頭大聲替新任女王歡呼,原本天氣狀況不佳,但遊行隊伍開始時,雨勢竟然恰巧停止。然而,遊行隊伍主要由護衛軍組成,後方跟隨著大英國協陸軍代表團,各國政府和國外皇室代表均透過馬車護送,隊伍跟在女王的金色馬車後方。
當伊麗莎白二世抵達西敏寺時,現場已有8000多名民眾在等候,她身穿白色絲綢,上面還繡有國協徽章。伊麗莎白二世在祭壇宣讀加冕誓言,發誓將維護她能力所及的正義以及法律,並盡力捍衛英國國教信仰。
在此之前,加冕典禮不曾被拍攝過,加上當時擁有電視的家庭並不多,但伊麗莎白二世卻認為有其必要性。因此,加冕典禮便首次以電視形式播放,不少民眾湧入客廳、電影院、音樂廳收看長達11小時的現場直播,觀眾估計約有2000萬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