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院副院長江啟臣父喪 清晨臉書哀痛發文「謝謝父親 長存於心」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00878不在前10名榜內…「這些ETF」是有錢人愛買的!懶錢包:債券型人均上億

富邦NASDAQ(00662)股東平均持有破百萬元,統一FANG+、元大S&P500也擠進榜單,高人氣+高人均展現海外布局主力輪廓。中央社
富邦NASDAQ(00662)股東平均持有破百萬元,統一FANG+、元大S&P500也擠進榜單,高人氣+高人均展現海外布局主力輪廓。中央社

這幾年台灣ETF投資變得超熱門,是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運動。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等等高人氣明星ETF,都是家喻戶曉的存在。也有看到一些朋友過去沒有買股票的經驗,現在卻持續在定期定額存ETF。

投信業者當然不會錯過商機,台灣ETF正在以很快的速度繁殖中。雖然陸續也有些ETF因為規模太小,下市或下櫃清算,消失在歷史舞臺,不過整體來看ETF完全沒有少子化的問題。不管是股票型、債券型ETF,家族人丁持續興旺。

最近驚覺,上市加上櫃,ETF的數量已經突破290檔了茫茫的ETF海中,我們要怎麼尋找適合自己的Mr.Right或Miss.Right呢?有人筆記效好壞,有人看配息高低,有人分析持股產業,有人研究指數編制,也可能以上皆是。

不如換個角度,跟隨大咖的腳步,看看有錢人都買哪些ETF呢?搞不好能意外發掘寶藏ETF。

1.有錢人買什麼ETF?

先把台灣290檔ETF的規模和受益人數找出來計算一下,就能知道每一檔ETF的「人均資產」。精確一點稱呼...人均持有金額好了,哪些ETF的股東好有錢呢?

第一 國內股票型ETF篇

先從人氣最高大家最熟悉的國內股票型ETF開始聊起吧。對了,為了表格清爽好閱讀,規模和人均持有金額放的都是四捨五入後的數字。

可以發現排行榜前十名,有四檔是市值型、兩檔主題型、四檔高股息型,沒有某一類獨大。大家也可以看看庫存,自己是拉高或拉低了平均呢?

有趣的是這些ETF的受益人數相當極端,要嘛人氣很高,隨隨便便就是幾十萬甚至百萬人投資;要嘛人氣很低,股東只有少少的幾千或幾百人。

冠亞軍就是兩極的寫照。元大MSCI台灣(006203)雖然只有1215人買,但每個人持有將近70萬元,大幅領先其他ETF。而元大台灣50(0050)的受益人數高達110萬人,也算是國民ETF之一了。雖然基數很大,小小散戶很多,但人均持有快49萬元,大戶的拉抬功不可沒。有錢人也愛0050。

此外,台股ETF人氣三強有兩檔擠進榜單。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的股東也都蠻富有的。而ETF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則排在第13名,人均持有24萬多元。不過他可是有175萬股東,肯定有非常多小資族拉低了平均。

順帶一提,這群TOP10成員可是蠻高齡的。除了00713、00918、00919這三檔高股息相對幼齒,其他同學資歷非常深,上市時間都超過12年。

第二 海外股票型ETF篇

把視野放大,肯定也有許多有錢人熱衷「錢進國外」吧。從這邊的排行榜TOP10可以感受到,比前一份國內榜單更富有人均持有資產的數字,普遍更高。

冠軍富邦NASDAQ(00662)有將近5萬名受益人,人均一舉突破100萬元,股東財力雄厚。不過目前海外股票型ETF人氣最高的三檔(截至5月底)——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和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只有00830以人均41萬元成功擠進富豪榜,另外兩檔分別排在第24名和第14名。

除了費半和納斯達克,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也有進榜。元大S&P500(00646)排在第五名,人均持有金額比0050還多。而專注投資尖牙股、人氣也不錯的統一FANG+(00757),以人均59萬元排在第四名。

第三 不分類型ETF篇

最後讓我們把台灣所有類型的ETF湊在一起。不管股票型、債券型、槓桿型、反向型、期貨型,來個無限制擂臺賽!

話雖如此,不過不分類型排行榜Top10,債券ETF全包了,滿滿的債債債。就算我們把名額放寬到前20、前30名也一樣,只有債券家族進榜。

放寬到前40名會有一檔期元大S&P日圓反1(00707R)是例外,放寬到前50名再多一檔國泰20年美債反1(00689R),其他48檔依然是債券。

仔細看,這些ETF的人均持有金額高得誇張,高得離譜啊。前7名都是億元的領域,平均一個人買到1億元、2億元,但這實當講出去大概沒幾個人認識。原來大富翁都在這了!

經過幾種排名的洗禮,有些朋友可能越來越疑惑:這些股東真的這麼多金?如果說掏錢大買ETF,一檔砸個幾十萬幾百萬都還算合理的金額,但要買到幾千萬、幾億元,人數應該相當稀少吧?這還只是平均數字。

沒錯,有錢的人不一定是人。雖然受益人數的單位是人,不過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法人代表的是機構組織啦。

這邊加碼分享一張法人影響力也不小的槓桿、反向型排行榜Top10。人均資產雖然沒有債券ETF那麼離譜,不過也高出國內、海外股票型ETF一大截,數字大家就自行參考囉。

其實很好理解,就拿債券ETF來說,法人長期是投資的主力,過去佔整體債券ETF規模高達八九成。雖然近年因為殖利率飆升,大量散戶、也就是自然人資金湧入,比例有稍微平衡一點點,不過在廣大冷門的債券ETF,法人資金就是絕對的主力。也才會有低股東人數、超高人均持有金額的現象。

這在槓桿、反向、期貨類ETF也很明顯。而股票類ETF則是投資人數眾多,就算法人資金大,平均下來也難出現超驚人的數字。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改寫,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50元大台灣50 0056元大高股息 006203元大MSCI台灣 00646元大S&P500 00662富邦NASDAQ-100基金 00712復華富時不動產 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82中信中國高股息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

延伸閱讀

00919、00878、00713...以息養房可行?專家試算「需45%本金」:但有3風險

0056跟0050近三年報酬差距僅10%…且領息好安心?關鍵在「長期持有」

0050分割夯「2隱憂」浮現!00922黑馬趁勢衝 今年規模狂增6成

009810於24日發行!15元輕鬆買入全球百大強勢股、無懼川普震盪台美股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政策未明 台股下半年怎選?市值型ETF半年報酬出爐…00938表現搶眼奪冠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公布對台關稅新政,市場瀰漫不確定氛圍,台股下半年如何布局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回顧2025年上半年,市值型ETF表現分化,誰能在波動中脫穎而出?根據Yahoo股市資訊統計至7月7日,凱基

00919、00713魅力何在…現金流、安心感?遭疑「只剩話題」

高股息ETF近兩年討論度居高不下,即便部分熱門標的如00919、00713表現走弱,還是吸引大批投資人關注。原PO觀察,除了老牌0056及相對新的00961近期表現相對抗跌,其他高股息ETF多有「沒有

00919今年剩下兩季預估配息會0.72幹到底? 存股哥:只要股價不低於21.77元

00919已經連續4季配息0.72,就連關稅股災也這樣維持高配息,目前收益平準金1.05、資本平準金5.39,可分配水位依然充足,我認為只要不低於上一季的除息參考價21.77,那未來兩季應可以連續配0

他擁250萬資金卻不敢「高點存股」!網勸:無腦買0050就對了

今年以來台股震盪劇烈,對新手小白而言投資困難度提升。PTT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有250萬資金,苦惱不知如何投資,在列出買0050、個股如聯發科與聯詠、台積電,或是選擇低基期個股如三商壽、台泥等選項後,他坦言「現在22XXX點感覺怎麼存股都不對」。該問題引起大量網友留言,有人鼓勵他長期投資ETF,也有人直言市場仍處高點。

他想靠006208與00713股息養房、辭職靠投資維生!全網轟天真

不少人希望依靠投資達成財富自由的目的。一位網友在PTT分享一套聲稱「低薪族也能靠股票買房、退休」的投資方法,內容包括定期投入ETF(006208)、轉換高股息ETF(00713)後進行質押貸款、用以支付房貸頭期,再靠配息支應貸款,打造「股息養房」模式。該網友好奇詢問:「這樣真的能行嗎?我想辭掉現在高薪工作靠股票生活」,此言一出,引爆版上網友批評聲浪,有人直言「頭期都要借還想買房」、「你真的是高薪?」、「整篇看下來只覺得你很勇」。

從「0050跌0.5%恐慌賣出」到長抱正二滿4年!他曝3招強化投資信念

台股高檔震盪,不少投資人對長期投資信念動搖之際,一名網友在PTT分享自己的「長期投資心態洗腦術」,坦言自己曾是連0050跌0.5%都會恐慌賣出的散戶,如今卻能長抱正二ETF四年不動。他自創三套心法,包括「做白日夢」、「重複洗腦短句」與「模擬有錢人生活」來強化對長期投資的信念,引發熱烈討論,網友一方面大讚創意實用,另一方面也有人冷嘲「這不如念心經或刪APP來得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