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檔高股息ETF商品 績效翻正
台股上周一度突破年線,後受新台幣匯率強升、以伊緊張情勢升溫等影響,年線得而復失。但統計至上周,已有八檔高股息ETF績效轉為正數,由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居冠,中信中國高股息、中信全球高股息分居二、三名。
八檔績效負轉正的高股息ETF依今年來績效第四至第八名,由高至低依序為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高股息、復華富時高息低波、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中信成長高股息。
排名第二、第三的是海外高股息ETF,顯示海外高股息ETF動能轉強。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陳雯卿分析原因來自,今年來,陸港股受惠政策加持、企業估值偏低及科技股獲利表現亮眼,吸引外資回流。港股由低基期的科技股領軍反彈,今年以來漲幅逾二成,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名列前茅。
在歐股方面,歐洲央行率先開啟降息循環,激勵股市資金動能增強,尤其是公用事業、金融、消費品等高配息企業受惠最大。歐洲國家財政政策亦轉向寬鬆,尤其在烏俄戰爭影響下,歐洲多數國家政府願意擴大國防支出,也為傳統的鋼鐵等內需產業帶來利多,日前德股已領先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由於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且川普政府對內政策亦反覆,不確定性叢生,使得投資人不再一味投入美股,轉向全球布局,資金流向陸港股與歐洲股市。
觀察陸港股近期表現,陳雯卿表示,港股「新經濟」比重逐漸拉高,產業結構轉向網路科技、以及文化創意等,例如近期引發熱潮的「泡泡瑪特」,即是以推廣IP為主要核心業務的玩具公司,旗下角色Labubu紅遍全球,帶動泡泡瑪特今年來股價翻漲約二倍,創辦人王寧已成為河南首富。這也凸顯中國消費市場呈現「消費分級」的特徵,並非簡單的「消費降級」。意即投資人願意為「有品質的低價」及「有理由的溢價」而買單。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