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9指數調整衝擊00878、0056?懶錢包解析3關鍵:高息又會漲怎麼輸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台灣高股息ETF大戰持續延燒,在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與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長年盤踞榜首的情況下,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卻在短短不到三年內異軍突起,成功搶下人氣第三名。

YouTube頻道「懶錢包 Lazy Wallet」的摳摳指出,00919上市時規模僅約30億元、股東人數僅萬人出頭,如今已突破3000億、擠身存股族心中首選之一,背後三大關鍵值得關注。

關鍵一:連8配不斷升、創下殖利率高峰

根據摳摳整理,00919從掛牌至今已完成8次配息,配息金額逐步從0.54元提升至0.72元,連4季上調紀錄令人印象深刻,也強化了「現金股利只升不降」的穩定印象。

相較之下,00878、00713近期皆有配息下修紀錄,使得00919成為少數持續維持高息的ETF之一。

關鍵二:殖利率破10% 打開存股族期待值

00919自首次配息即開出年化殖利率破10%的震撼彈,其後大多配息期數亦維持9至10%水準。

摳摳指出,即使以實際年均股價計算,00919仍能維持在雙位數殖利率區間,對希望藉股息支撐退休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吸引力十足。

關鍵三:報酬率不只靠配息,也能「會漲」

摳摳比較了00919與其他兩檔人氣王00878、0056在近一到兩年期間的總報酬表現(含息),00919在大多數期間皆領先,甚至超越加權報酬指數(大盤含息)。

她強調:「一檔ETF若想長期穩定配息,靠成分股股利還不夠,一定也要有資本利得支撐。」

新一輪調整:指數變更五重點 求穩也求續航

2025年4月10日,00919追蹤的「台灣精選高息指數」進行成分調整,從30檔擴大至40檔,單一持股上限從10%放寬至15%,並新增「前五大成分股合計不得超過65%」的規範。

此外,選股門檻也納入市值條件,並放寬流動性與緩衝區標準。

摳摳分析,此次調整目的在於分散風險、降低波動,並配合基金規模放大後的持股流動性需求。

她認為:「這樣的策略能降低週轉率,也避免成分股快速更替。」但同時也引來部分老股東關注:「會不會因此稀釋原本高殖利率選股邏輯?」

為回應這點,00919也同步調高單一持股上限,保留更多加碼空間,維持其高配息特色。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改寫,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季配息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0056元大高股息

相關新聞

006208降費還是輸0050!網「超詳細整理」:同樣東西沒有買貴的理由

富邦台50(006208)宣布調降手續費並開放分割條款後,仍難擋網友批評。PTT上一篇網友整理發文以數據實算,點出即使006208改採「基金規模越大、費率越低」的級距制,實際計算下來還是比元大台50(

006208終於回應…降費、預告可分割!遭酸「晚了不要了」:直接買0050

市值型ETF激戰升溫,元大台灣50(0050)分割後人氣暴衝,逼得同為市值型的富邦台50(006208)終於出手。富邦今(24)日宣布,006208調降經理費與保管費,並新增「基金分割、反分割」條文,

00961首配殖利率估破13%…先卡位?0056狂吸36.8億元穩固其龍頭地位

台股近期震盪加劇,投資人積極尋求穩健的投資標的,高息型ETF因其穩定配息的特性,成為資金避風港。截至6月20日當週,台股ETF市場資金流向出現明顯分化,整體ETF資金淨流出108.2億元,但高息型ET

0050時隔20年再現4字頭!懶錢包:00922跟上調降內扣費、006208還在睡?

最近台股ETF圈又有幾件大事,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分割完成變便宜、規模大增費用再降低;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跟進降費,新舊差多少?當然還有富邦台50(006208)讓人看不懂的反應,以下將條列講述台股市值型ETF的3檔熱門標的--0050、00922、006208。

信台灣經濟就買00663L被嗆業配!陳重銘:標準同樣那0050、0056不也一堆人講

投資不是講理論,而是講賺錢!不敗教主陳重銘在粉絲團分享,自己每周買入5張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卻被網友吐槽是在業配,讓他直呼「一堆人也在講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

存股8年380張股票!阿愷:累計182張00919、40張00878

從18歲出社會 到33歲存出900多萬股票資產 18歲那年,我高中畢業就出社會。 沒有強大背景,學歷也只有高職。當時不懂投資,第一筆薪水買的,是儲蓄險——因為那是銀行推的、家人說「保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