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美股再次偉大 統一投信推美國50 ETF 領航

「美國優先」的目標,長線有望為美國經濟注入新動能。美聯社
「美國優先」的目標,長線有望為美國經濟注入新動能。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雖然關稅政策反覆讓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但「美國優先」的目標,長線有望為美國經濟注入新動能。在全球景氣尚未明朗的當下,具有國力、消費實力與創新優勢的美股,是長線投資的最佳盟友。統一投信表示,投資美股宜從基本面穩健的大型企業著手,看好此一趨勢,即將推出統一美國50 ETF(009811),瞄準美股市值前50大企業,掌握核心藍籌股,是投資美國的新選擇。

美股今年雖然震盪劇烈,但統一投信仍看好美股長線堅實的實力。統一美國50 ETF(009811)經理人林良一表示,根據彭博統計,代表美國大盤的S&P 500指數在1995~2024的30年中,僅在2000~2002年間因網路泡沫、911事件與SARS疫情,出現連續三年下跌,其餘年度從未連續兩年呈現負報酬。整體來看,這段期間美股年度正報酬機率高達八成,且多數年度漲幅落在11~30%區間。

林良一表示,投資美股首選大型藍籌股,目前市面上雖然有許多美股ETF,但美國50指數成分股檔數剛好介於FANG+指數與S&P 500指數之間,兼具市值聚焦與產業多元的優勢。再看美國50指數到3月底的產業分布情況,科技加通訊占比超過54%,比起S&P 500指數不到五成,不僅更具「科技力」,同時涵蓋醫療、消費、金融等核心產業,打造選股邏輯簡單(Simple)、企業體質強韌(Strong)、以及產業分散穩健(Stable)的SSS等級配置。

如果以報酬率來看,林良一指出,美國50指數過去十年的總報酬是294%,而S&P 500指數則為227%,顯示美國50指數的上漲力道更勝一籌。若遇到修正,美股過去十年最大跌幅超過10%的次數有五次,美國50指數從低點回升的反彈速度比S&P 500指數快。如果從低點起算兩年,美國50指數的平均反彈幅度達70.4%,也優於S&P 500指數的62%,顯示聚焦大型龍頭企業的美國50指數,更能在波動中穩定軍心。

投資人想參與美國長期成長紅利,可鎖定美股前50大菁英,打造強韌穩健的資產配置。009811預計將於7月9至11日募集繳款,成分股包括:蘋果、微軟、輝達、Visa、可口可樂、禮來等跨產業巨擘,一次打包美國經濟再次偉大的核心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股 美國經濟

延伸閱讀

高雄組團參加美國波特蘭玫瑰節 拓展城市知名度

川習破冰互邀訪問!他嘲川普「認慫」:趁低買進陸港股

美中9日倫敦啟動第二輪貿易談判 六議題聚焦

美中破冰是真的?川普、習近平通話後稱「問題已解」 僵局恐仍持續數月

相關新聞

月投5000怎麼選ETF…0050太貴?新手存股族另闢蹊徑:00905更親民

零基礎的存股族最愛的莫過於買台股ETF,依CMoney最新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台股ETF資金湧入突破4,410億元,可以說國內每兩人就有一人買ETF,其中,商品內容又以市值、配息與主題選股優勢為吸金主力

定期買進00919為參與長期向上的經濟趨勢!真星華:沒有信念行不通

定期買進時間到!按照計畫買進1張00919。 長期投資的最根本信念是「經濟與市場長期趨勢向上」。如果不是這樣,長期投資根本就行不通,那些投資致富、複利的書通通不用看了。 從台股與美股的歷史

00985A力求績效超越市值型ETF!阿格力解析「增強型策略」:拓展至上市櫃前150大

面對琳瑯滿目的台股ETF,該如何挑選才能兼顧代表性與報酬率?財經YouTuber阿格力在節目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市值型ETF的優劣,並解析即將於7月1日募集的野村00985A主動式ETF,如何透過「

0050一拆4後僅第一天上漲接著都是下跌!陳重銘:股價只跟成分股漲跌有關

元大台灣50(0050)一拆4,只有第一天上漲,接著就都是下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分拆根本就是幻術,對股價一點幫助也沒有。 ETF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股價只有跟成份股漲跌有關,那麼還分拆

00915連兩年高股息績效王翻車?配息縮水惹議!林正鋒:今年退步點可接受

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這檔曾經是高股息ETF績效王的標的,今年表現卻不如預期,引發投資人熱議。主持人盧燕俐在華視節目《鈔錢部署》中引述網友留言指出:「這次00915配息好令人失望喔。」對此,

買0056「睡公園」真的是危言聳聽!存股方程式:報酬率贏「定存利率+通膨」

收到版友來訊,該版友喜歡現金流,只投資高息型ETF,看完一些網路文章之後緊張的問: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真的會睡公園嗎? 直接講結論: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絕對不會睡公園。這是個已經討論非常久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