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血汗業…ETF規模是壓榨出來的?一人要賣700萬、券商與投信的「回單潛規則」曝光!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ETF熱潮背後藏著什麼?有券商基層營業員揭露「責任額黑幕」,稱自己底薪3萬,卻得扛6000萬業績,甚至自掏腰包認購ETF才能達標,金管會也證實收到超過百封檢舉信,矛頭直指中信等多家金融機構,引發社群大暴動。

原始事件整理

一名網友揭露台灣ETF與IPO制度下的「責任額亂象」:以中信券商為例,募集兩檔ETF期間僅5天,營業員每人責任額高達700萬元,居所有券商之冠。

部分銷售人員為達標,不得不自掏腰包高達數百萬元

檢舉指出,這些責任額早已偏離合理銷售激勵,變成壓力與霸凌手段,還包含券商與投信間「回單潛規則」:投信若從券商手上拿到1億元訂單,會回給7~9億元下單量,導致ETF頻繁換股、增加交易成本,最終由投資人買單。

基層透露「照三餐被問KPI」,短短5天可能被追問20次業績進度,未達標就面臨獎金歸零、羞辱與工作保障喪失等壓力,甚至造成家庭與心理狀況崩潰。

#終結IPO制度暴力

許多人震驚ETF背後的血汗真相「700萬又沒獎金,是推心酸的嗎?」、「3萬底薪,壓6000萬業績,這還不爆炸」、「金融業真的是血汗業,沒有之一」。

質疑業界手法與監管失靈「ETF這樣搞根本換湯不換藥,跟基金沒兩樣」、「投信負責行銷,結果變成投資人買單?」、「金管會、勞動部真的要出來講話了」。

這場ETF「責任額風暴」揭露的不只是單一券商制度問題,而是整個金融銷售文化的畸形進化。當投資商品變成壓力商品、業績成了壓迫工具,風險將不只止於員工,更可能外溢到無辜投資人。金管會與勞動部如何回應此番揭弊,勢必成為下一階段輿論焦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金管會 投信 勞動部 券商 IPO ETF

延伸閱讀

美債災難未了嗎…00679B會跌到剩約0.8X元?網回測曝光「最慘情境公式算法」

999元台積電(2330)距千元僅1塊之遙!不敗教主:今年績效贏0050明年捐車做公益

173萬股民受惠「國民ETF」宣布配息 最後買進日為5/16

0056股息一早就入帳「實在有夠爽」!棒棒:讓我養成安靜離職的底氣

相關新聞

他22元進場00915自嘲「有點抖」 網笑虧:是撿到便宜還撿到刀?

六月台股ETF配息季登場,共16檔ETF陸續公布配息結果,00915配息0.21元,縮水幅度高達58%,創下掛牌以來新低紀錄。有投資人在22元多買進00915共12張,雖觀察該ETF已久且看好填息與總報酬潛力,但仍坦言「買完還是有點抖」,部分人支持其策略,認為現價具備修復空間;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甚至嘲諷態度,直言高股息ETF已經「被看破手腳」。

00878股利入帳!真星華「火力全開」:卡位00919除息攻略曝光

00878股利入帳,預計可以買N張00919... 下周二00919除息後,到7/11發錢之間,還有6/23、6/30、7/7三周。 預留3張額度給那三周買進。 今天與下周一共兩天,

00918配息沒縮水、6月配0.7元!老牛:8成填息力打趴其他高股息ETF

6月高息ETF:誰配息高又穩? 今年4月股市經歷了一波急殺,投資人心中忐忑不安。在這場市場的「壓力測試」下,大家最愛的高股息ETF更顯得格外重要,穩定的配息與持續的填息能力,正是投資人在市場波動

009811美股版的0050出現了!投資者日記:不會完全重壓一半以上的台積電

今日更新可長期投資ETF清單,美股市值型新增統一美國50(009811)。 經市場檢驗,可長期投資的ETF清單,此清單會隨時間動態調整 台股市值型:0050、006208、00692、0085

00940被大家罵到無力…還有73萬人腳麻跑不掉!楚狂人:想逆轉勝需要撐過下半年

說到投資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這大概已經被大家罵到無力,配息從上市開始是0.5元,接下來一路縮水到0.3元,大部分想跑的都跑光了,但腳麻了還是有73萬人,能不能逆轉勝,我們來研究一下。

00919配息高回本快、00713殖利率穩!杉本試算兩檔便宜、合理、昂貴價

高股息ETF怎麼挑?YouTuber「杉本來了」在最新影片中詳細分析兩檔人氣ETF...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與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從配息表現、股價區間、回本年限到健保補充費課稅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