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持續空襲!伊朗北部發生規模5.1地震

計畫與哈佛大學和解?川普預告:雙方可能下周達成協議

今夏至禁忌曝光!開運要拜土地公…命理師曝「1職業」有拜有業績

金融血汗業…ETF規模是壓榨出來的?一人要賣700萬、券商與投信的「回單潛規則」曝光!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ETF熱潮背後藏著什麼?有券商基層營業員揭露「責任額黑幕」,稱自己底薪3萬,卻得扛6000萬業績,甚至自掏腰包認購ETF才能達標,金管會也證實收到超過百封檢舉信,矛頭直指中信等多家金融機構,引發社群大暴動。

原始事件整理

一名網友揭露台灣ETF與IPO制度下的「責任額亂象」:以中信券商為例,募集兩檔ETF期間僅5天,營業員每人責任額高達700萬元,居所有券商之冠。

部分銷售人員為達標,不得不自掏腰包高達數百萬元

檢舉指出,這些責任額早已偏離合理銷售激勵,變成壓力與霸凌手段,還包含券商與投信間「回單潛規則」:投信若從券商手上拿到1億元訂單,會回給7~9億元下單量,導致ETF頻繁換股、增加交易成本,最終由投資人買單。

基層透露「照三餐被問KPI」,短短5天可能被追問20次業績進度,未達標就面臨獎金歸零、羞辱與工作保障喪失等壓力,甚至造成家庭與心理狀況崩潰。

#終結IPO制度暴力

許多人震驚ETF背後的血汗真相「700萬又沒獎金,是推心酸的嗎?」、「3萬底薪,壓6000萬業績,這還不爆炸」、「金融業真的是血汗業,沒有之一」。

質疑業界手法與監管失靈「ETF這樣搞根本換湯不換藥,跟基金沒兩樣」、「投信負責行銷,結果變成投資人買單?」、「金管會、勞動部真的要出來講話了」。

這場ETF「責任額風暴」揭露的不只是單一券商制度問題,而是整個金融銷售文化的畸形進化。當投資商品變成壓力商品、業績成了壓迫工具,風險將不只止於員工,更可能外溢到無辜投資人。金管會與勞動部如何回應此番揭弊,勢必成為下一階段輿論焦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金管會 投信 勞動部 券商 IPO ETF

延伸閱讀

美債災難未了嗎…00679B會跌到剩約0.8X元?網回測曝光「最慘情境公式算法」

999元台積電(2330)距千元僅1塊之遙!不敗教主:今年績效贏0050明年捐車做公益

173萬股民受惠「國民ETF」宣布配息 最後買進日為5/16

0056股息一早就入帳「實在有夠爽」!棒棒:讓我養成安靜離職的底氣

相關新聞

「0056注定睡公園論」被疑為何不花配息就好?清流君:非安全退休策略

編按:有網友質疑:「退休了為何要提領50~53萬還不斷上調?不能每年配多少就花多少嗎?我採用的是1股不賣、存股領息策略,這樣不是更保守、量入為出?」 清流君完整回應,指出這樣的想法忽略了通膨與資

買4張00919本月存股金額89,810!存股哥:00878、00929領到股息全數再投入

這個月可投入金額已經買完了,本月買進4張00919,總金額$89,810,資金主要來源為00878、00929股息全數再投入,00919總張數提升到50張,加上00713、00929,下個月股息總額剛

009811「美股版0050」不是一個人武林!台美版前50大企業全都買起來

台股人氣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完成,一張不到5萬元吸引小資族蜂擁搶單。ETF市場的熱鬧不僅於此,統一投信即將推出「統一美國50 ETF」(009811),鎖定美國市值前50大企業,堪稱「美

00952強彈逾三成…PCB界台積電發威!盧燕俐:台光電翻倍股價千元近在咫尺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果然是超級業務員!最近全球趴趴走,搶了不少中東和歐洲的訂單,也讓AI供應鏈廠商跟著水漲船高。 台股最直接受惠的,非台積電(2330)莫屬!威良老師曾經在我們節目中直接說:「不出幾

00922大盤型ETF適合0歲到70歲?知美解析:雪球越早滾越大

面對通膨壓力與退休準備焦慮,越來越多台灣人開始關注「財商教育」,YouTuber知美在最新影片中強調,理財思維不該只停留在短期賺快錢,真正重要的是「持續投入與長期成長」,特別對於親子族群、上班族與退休

「不一定要等風平浪靜!」009811主打美國50大企業 三大優勢打造SSS級資產配置隊友

統一投信新ETF 009811主打美國50大企業,科技加權重逾五成,經理人林良一強調:「不必等風平浪靜,現在就是參與美股成長的好時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