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預防性羈押!土城父涉違反保護令「安全帽當街痛毆兒」 新北院火速裁押

眼見不為憑!被AI影片騙去「虛構景點」 長輩花6萬元包車白跑一趟

比日韓低?川普兩波關稅名單「台灣未上榜」 專家:好消息可能性大

國安基金護盤持股揭密!8成獲利靠台積電 網笑:不就0050?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安基金第九度進場護盤仍在持續中,雖然財政部不願透露最新持股明細,但從過往2022年第八度護盤紀錄來看,國安基金重壓台積電與權值股策略明確,當中近66%資金投入台積電、13%押在聯發科,兩檔合計將近8成資金集中科技雙雄。這波操作最終獲利83億,其中高達8成來自台積電交易淨利,引發不少投資人道:「不就0050?」

國安基金歷次進場多以大型股為主,2022年護盤名單包含台積電、聯發科、廣達、台達電、鴻海、日月光等科技股;金融與傳產則選擇富邦金、國泰金、玉山金、統一、台塑四寶等代表性個股。

儘管政府強調「護盤不炒股」,但從持股結構來看,幾乎可以視為一籃子台股權重ETF的縮影,也難怪不少網友直接總結:「你國安買的,就是我ETF裡的。」

網友直接點出:根本就是0050成分股「結論就是0050」、「不就0050,乾脆直接定期定額」、「護盤買股→權值→台積→ETF,邏輯直接跑出來」。

質疑傳產買點與績效「台塑四寶跌爛了」、「塑化還買是傻了嗎」、「台塑化進場已經漲20%,國安在幫誰抬轎?」

討論護盤目的與策略限制「護盤不是來炒股的好嗎...」、「當然是買權值才有影響,買小型股要護誰?」、「國安買個聯詠也不會動大盤啊,台積電才是要角」

幽默戲謔型留言「台股變成GG的形狀了」、「0050:我才是國安基金本尊」、「護盤=糖漿又贏了,空蛙崩潰」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科技股 市值型 大盤 國安基金 台積電 台塑四寶 ETF 0050元大台灣50

延伸閱讀

中鋼(2002)大虧六成還調薪!連13年加薪挨批「寧當員工別是股東」

存股哥「我提離職了」37歲離開職場:今年股息預計50至60萬…裸辭休大半年不是問題

中美談判還沒崩?陸官媒確認11日續談 網憂「川普個性一翻臉就結束」

印巴停火?川普搶先宣布 網喊:週一噴上26000…股市利多出現!

相關新聞

市場避險買高息!00919、0056領軍資金回補防禦布局…五檔ETF交投破12萬張

在美股全面收漲激勵下,台股今(10)日震盪走高,終場上漲166.24點,收在22693.25點,成交值突破3,179億元,量能明顯回溫。觀察ETF市場,高息主題ETF交投活絡,顯示市場資金逐步回補。

台積電法說會前怎選ETF?盧燕俐曝:00938上半年績效奪冠、市值型配置受矚目

從來不諱言我對市值型ETF的偏好,無論演講或錄影,最常分享的是,「0050和006208值得長期存、慢慢存」這句話,或許已經有人聽到耳朵長繭。 隨著受益人數的大增,市值型ETF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護國神山股價挑戰1500元…台積電(2230)+正2「無敵星星」?報酬率迷人下的風險

最近你有注意到台股兩個投資話題還蠻熱絡的嗎?我自己覺得是心有戚戚焉,一個是:台積電未來幾年的每股盈餘預估,另一個是:比0050強的市值型ETF投資標的在哪裡?這兩個話題剛好都牽動台股走勢及投資人選股的

00878填息率、報酬率雙領先再登冠軍!00919為配高息「股民口袋慘破洞」

高股息ETF近期面臨降息風潮,配息之爭也因此更加激烈。ETF專家指出,台灣投資人偏愛領息,台股個股配息率多落在4-6%;不過,高股息ETF受惠於疫情後台股屢創新高,資本利得挹注下,配息金額持續攀升。

00918「超配」遭金管會糾正…輿論竟反轟管太多:老人不能領息錢給詐騙比較好?

高息ETF再爆話題!大華銀投信旗下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因「超配」遭金管會揪出,9月配息是否縮水引發關注。這次事件也讓市場風向炸鍋,許多網友直批金管會管太多,質疑:「讓退休老人好好領息怎麼了

美股資金潮再起!00926卡位AI+科技主流、成長布局正當時

2025年以來,美股持續強勢帶動全球資金流向。根據NASDAQ最新資料,今年上半年散戶淨流入美股及ETF資產達137.6億至155.3億美元,資金主力集中在科技與AI概念股。即使美股短線波動加劇,整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