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颱風? 粉專:歐美模式估19日前後 菲東海面將有「大貨」出現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報名烏龍! 校方「解密」緣由

漢光演習出包!國軍自走砲深夜撞爛小貨車 畫面曝光

左手給右手?00918配息結構直接攤開給你看⋯股利僅19%

00918第一季配息來源比重曝光!股利佔19%、資本利得53%、平準金僅27%。中央社
00918第一季配息來源比重曝光!股利佔19%、資本利得53%、平準金僅27%。中央社

不少投資人擔心高股息ETF「左手配右手」,實際配息來源究竟藏有多少玄機?一名網友threads分享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公告的第一季配息組成,引起社群熱議。

原PO觀察:00918股利來源比重曝光

他指出,00918本季配息來源中,來自「持股配發的股利」佔比19%,「持股賣出價差的資本利得」佔比53%,來自「投資人本金」的「收益平準金」則只佔27%。他提醒,配息前務必上網查詢組成來源,才不會一不小心成為左手配右手的對象。

網友觀點不缺錢、怕繳稅,選ETF更要做功課「難得看到有人討論00918,我都覺得自己是異類了」、「新加坡大華銀行出的ETF,感覺選股不會亂來」、 「一堆沒多少錢的人,愛教資產幾千萬的人怎麼投資,真有趣」、「00919股利佔36%,比00918多一倍,稅也多一倍,能不在意?」

有網友強調不同產品適合不同需求,並不需要互相攻擊「高股息ETF跟市值型,其實就是現金流和資產成長的取捨」、「配息等於賣出一部分持股,對於不缺錢的人,不一定划算」、「你買什麼都好,只要知道自己在幹嘛」。

原PO補充:平準金不是壞事,還能當配息緩衝

作者也說明:「平準金分為收益平準金與資本平準金,前者來自投資人本金,後者則是賣股利得,類似公司發放盈餘的保留機制。大盤下跌時,就靠這些平準金維持配息水準。」

他強調:「我的股息容忍下限是7%,低於就會退場或換股操作。」

高股息ETF近期討論升溫,不只是配息數字,更牽動投資人對產品體質與稅負效率的期待。懂得看來源比率、評估自身稅況與資金需求,才是長期投資路上不可少的基本功。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季配息 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ETF

延伸閱讀

掰了006208改扣0050…除管理費和分割優勢外!蜜思L:最後54C原因讓我跳槽

00878本季配0.47元⋯縮水讓投資人哭了!他哀嚎:上次除息還沒填

00878「逆風前進」本季擬配0.47元!存股哥領6萬3:所有股息會繼續全部投入

掰了006208改扣0050…除管理費和分割優勢外!蜜思L:最後54C原因讓我跳槽

相關新聞

00940再陷貼息!他嘆「連9元都沒了」諷:台灣價值靠信仰充值

擁有71萬股民的高股息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10日除息,每股配發0.04元,盤中最低跌至8.99元,再度陷入貼息,引發廣大網友關注與吐槽。一名網友在PTT感嘆「10元買進,一年多了還慘賠10%」,直言成分股不差卻績效不振,讓人質疑這檔ETF的選股邏輯與操作策略。

市場避險買高息!00919、0056領軍資金回補防禦布局…五檔ETF交投破12萬張

在美股全面收漲激勵下,台股今(10)日震盪走高,終場上漲166.24點,收在22693.25點,成交值突破3,179億元,量能明顯回溫。觀察ETF市場,高息主題ETF交投活絡,顯示市場資金逐步回補。

台積電法說會前怎選ETF?盧燕俐曝:00938上半年績效奪冠、市值型配置受矚目

從來不諱言我對市值型ETF的偏好,無論演講或錄影,最常分享的是,「0050和006208值得長期存、慢慢存」這句話,或許已經有人聽到耳朵長繭。 隨著受益人數的大增,市值型ETF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護國神山股價挑戰1500元…台積電(2230)+正2「無敵星星」?報酬率迷人下的風險

最近你有注意到台股兩個投資話題還蠻熱絡的嗎?我自己覺得是心有戚戚焉,一個是:台積電未來幾年的每股盈餘預估,另一個是:比0050強的市值型ETF投資標的在哪裡?這兩個話題剛好都牽動台股走勢及投資人選股的

00878填息率、報酬率雙領先再登冠軍!00919為配高息「股民口袋慘破洞」

高股息ETF近期面臨降息風潮,配息之爭也因此更加激烈。ETF專家指出,台灣投資人偏愛領息,台股個股配息率多落在4-6%;不過,高股息ETF受惠於疫情後台股屢創新高,資本利得挹注下,配息金額持續攀升。

00918「超配」遭金管會糾正…輿論竟反轟管太多:老人不能領息錢給詐騙比較好?

高息ETF再爆話題!大華銀投信旗下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因「超配」遭金管會揪出,9月配息是否縮水引發關注。這次事件也讓市場風向炸鍋,許多網友直批金管會管太多,質疑:「讓退休老人好好領息怎麼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