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芳郁掀失智議題 監護新制可免家人「網內互打」爭產

超無禮店家被挖出!韓女星朝聖澎湖名店嚇到「想回家」 網怒:丟台灣人的臉

失智症新藥問世…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00713、00919、私募基金齊發威?37歲男月領14萬考慮退休

37歲上市公司員工靠私募基金與高息ETF,每月被動收入達14萬元,考慮提前退休。中央社
37歲上市公司員工靠私募基金與高息ETF,每月被動收入達14萬元,考慮提前退休。中央社

面對高壓爆肝的職場生活,不少人渴望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一名37歲上市公司員工在Dcard發文,透露自己年收180萬元,但因對公司前景憂慮、工作壓力劇增,開始思考提前退休的可能。他的每月被動收入高達14萬元,卻仍猶豫不決,意外引發網友熱議。

原PO表示,自己已婚但無生育計劃,收入主要來自公司分紅,因此波動大。近來被調動到不熟悉部門,加上憂心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公司業績,讓他萌生退休念頭。

他的資產配置包括:

700萬元私募基金,每月配息6萬元

250萬元投資ETF(00713、00919),每月配息2萬元

美債ETF每月收益5萬元

美股(VOO、VT、VTIQQQ)持有325萬元

停車位出租收入每月4000元

另有50萬元定存及一間房產(每月房貸支出2.5萬元)

整體被動收入合計每月14萬元,負擔房貸後仍餘下11.5萬元現金流在文末詢問:「這樣可以退休嗎?」

PTT網友紛紛留言,「被動14萬,即使有小孩也夠花了」、「換個輕鬆點的工作不是更好?不用急著退休」、「這樣的條件根本已經屌打一堆雙薪家庭了」。

也有人懷疑真實性,「700萬私募基金每月6萬?聽起來很像龐氏騙局」、「重點是能不能穩定領30年,不是現在領多少」、「如果大盤跌、資產縮水,收入還能維持嗎」、「業配感十足」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債 現金流 大盤 VTI VOO QQQ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 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延伸閱讀

0050跟0056、QQQ與VT…誰比較好?存股方程式:選ETF是為了省去做研究困擾

股利扣抵稅額上限8萬還差4310元!真星華:趕快買一張00919

0050、0056、00878、00919、00679B怎配置降低傷害?專家吐實言:股債雙殺

美債6月要違約?「別被媒體騙了」 專家:00687B、00679B仍有避險功能

相關新聞

00985A力求績效超越市值型ETF!阿格力解析「增強型策略」:拓展至上市櫃前150大

面對琳瑯滿目的台股ETF,該如何挑選才能兼顧代表性與報酬率?財經YouTuber阿格力在節目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市值型ETF的優劣,並解析即將於7月1日募集的野村00985A主動式ETF,如何透過「

0050一拆4後僅第一天上漲接著都是下跌!陳重銘:股價只跟成分股漲跌有關

元大台灣50(0050)一拆4,只有第一天上漲,接著就都是下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分拆根本就是幻術,對股價一點幫助也沒有。 ETF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股價只有跟成份股漲跌有關,那麼還分拆

00915連兩年高股息績效王翻車?配息縮水惹議!林正鋒:今年退步點可接受

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這檔曾經是高股息ETF績效王的標的,今年表現卻不如預期,引發投資人熱議。主持人盧燕俐在華視節目《鈔錢部署》中引述網友留言指出:「這次00915配息好令人失望喔。」對此,

買0056「睡公園」真的是危言聳聽!存股方程式:報酬率贏「定存利率+通膨」

收到版友來訊,該版友喜歡現金流,只投資高息型ETF,看完一些網路文章之後緊張的問: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真的會睡公園嗎? 直接講結論: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絕對不會睡公園。這是個已經討論非常久的

買0050就好了…他怒喊:買VT賺10%還是賠!匯率風險大反思

Dcard網友在股票板貼出自身經驗,坦言「買VT帳面獲利10%,結果一換算匯率根本沒賺」,呼籲大家「買0050就夠了」,不必承受匯率風險、又能享有較高報酬,引發眾人熱議。面對「早知道就買0050」的懊

00878「滿4週年」從0到141張!存股哥回憶:當年它可說是地獄開局

存00878已滿4週年,從0到141張,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主要資金來源為股息再投入、個股停利轉換、股票質押,成本均價19.75,帳面4.81%(+$133,950)。 雖然帳面獲利沒有很多,但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