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股市慢慢收復失土 謝金河直指制約川普的關鍵是它

川普再轟「中國是全球頭號剝削者」!稱中國貨「多數不需要」

高股息ETF影響兩極化?關稅政策風險升溫 專家建議三大策略應對

ETF示意圖。圖/ingimage
ETF示意圖。圖/ingimage

全球關稅政策變動之際,適逢台股進入4至6月除權息旺季,尤其美國商務部宣布啟動對進口半導體及相關設備的232調查,可能為半導體關稅鋪路,恐影響台企配息能力。

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基金經理人江明鴻指出,全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對台灣的除權息季產生顯著影響。江明鴻分析,關稅政策對台灣高股息企業的影響將呈現兩極化,內需型產業如金融、電信受影響較小,配息穩定性高;而出口型企業尤其是半導體相關產業,則可能因關稅增加成本壓縮利潤而影響配息能力。

面對高息股兩極化的挑戰,江明鴻建議投資者採取三大策略應對,首先,優先布局內需與防禦型高股息標的,如金融、電信等公用事業,這些企業受關稅影響較小,具有較高的配息穩定性。其次,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避免集中持有單一出口型企業。最後,利用市場因關稅政策變動引發的恐慌性拋售,逢低分批布局高股息ETF,鎖定長期殖利率。

江明鴻進一步指出,高股息ETF具備相對穩定的現金流與較低的波動性,特別是以內需型產業為主的高股息ETF,能有效降低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成為理想的投資選擇。

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江明鴻提出高股息ETF的配置建議:保守型投資者可配置50-70%;平衡型投資者30-50%,搭配20-30%市值型ETF與債券;積極型投資者則可20-30%配置於高股息ETF,40-50%成長型股票或ETF。

江明鴻強調,在全球關稅政策變動頻繁的環境下,以高股息ETF作為投資組合核心,不僅能提供穩定收益,更能有效應對市場波動。最重要的是,投資者應靈活調整進場時機,當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恐慌時,正是逢低分批布局高股息ETF的良機,藉此鎖定長期殖利率,穩健度過市場震盪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ETF 關稅 高股息

延伸閱讀

00961抗震突圍…今年僅跌4.6%比債券還穩!高股息ETF黑馬浮出水面

無薪假1682人 暫未反映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半導體關稅來了怎麼辦?00961逢低布局內需型高股息ETF

Taiwan Select搶單大會23日登場 郭智輝:創造5億美元商機

相關新聞

美債6月到期6.5兆準備引爆?股添樂:投資人真可憐…不過想領領息避避險

最近美債有很多利空謠言,又是6月到期6.5兆準備引爆、又是什麼海湖莊園準備把美債改成百年零息、再不然就是去美元化導致美債準備雪崩。 債券投資人很可憐,不過想領領息避避險,想不到天天都要被恐嚇,息都還

00878本季預估配息0.47元!年化配息率達9.26%

00878本季配息0.47元,若以今日收盤價20.31元計算,單次配息率2.31%,年化配息率達9.26%,配息穩定性禁得起市場考驗;觀察歷次配息金額,今年第一季為0.50元,去年四次分別為0.55元

00878配息縮水是壞事嗎?不是少而是剛剛好…回歸「日常版」股息

備受投資人關注的高人氣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將揭曉最新一季配息金額,吸引超過170萬受益人關注。不少市場人士猜測,本次可能落在每單位0.35至0.4元之間,雖較前期略為縮水,但市場觀察

現貸款500萬All in高股息ETF套利穩賺?達人:配息不保證還款卻是鐵打的

股市漲回2萬點以後,有大大想說大力加碼高股息ETF,試想一下,500萬直接All in進去,每年的10%殖利率換算下,一年可以領50萬元,一個月就是幫自己加薪了4.16萬元,這不就能躺著領錢了嗎?現金

0050規模破五千億…總費用率會再領先006208更多!達人:真的「夠大咖」希望繼續努力

0050的規模突破5000億台幣,隨之而來的好處,是超過的部分經理費會從0.1%降為0.08%,這下總費用率會再領先006208更多一點。 0050是台灣最大的ETF,這5000億台幣的規模,放到全

00878今揭本季配息數字!縮至0.4元?替0056開起高股息ETF降息第一槍

172萬人屏息以待,「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即將於今日收盤後公告配息金額,更有網友開始推測0.35元、0.4元的配息金額。法人表示,高股息ETF因台股前兩年不斷創新高,累積雄厚資本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