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手破局是假的!橋本環奈被爆落淚答應中川大志求婚 雙方家長已見面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延托真相/公幼師暑期照顧身心耗竭 外聘人力現隱憂

台股ETF世代進入新里程碑 0050、0056規模雙雙站上4000億大關

ETF示意照。圖/ingimage
ETF示意照。圖/ingimage

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18日規模分別為4,656億元、4,021億元,雙雙突破4,00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

元大投信表示,元大台灣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元大台灣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而 元大高股息為市場唯一採「預測未來一年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低」選股,成分股相對更有機會由EPS 成長帶動股利發放金額增加,進而提升指數殖利率,持續維持高股息投資特色。

自2024第3季,元大高股息已連續三季配出1.07元,未調降金額,今年1月除息再以13個交易日快速填息。依元大投信官網揭露,至2月17日,元大高股息帳上包含股息收入的可分配收益為4.64元,資本平準金為6.93元,以目前配息水準估算,持續具有配息來源基礎,未來第2、3季除息旺季來臨,企業配息將再挹注元大高股息配息能力。

元大高股息成立以來,連續穩定配息已推進至第15年,也是首檔達成存股零成本的高股息ETF。

元大投信指出,ETF 具有分散風險、定期調整持股等有利存股領息特性,帶動領息資金積極從存個股轉為存ETF,推動元大高股息跟上元大台灣50腳步規模突破4,000億,加上市值型ETF成長潛力持續吸引投資人,據證交所1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十大中,高達九檔是台股ETF,顯示國人投資趨勢持續轉移,動能十分強勁。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元大投信 高股息

延伸閱讀

00939填息紀錄100%…12月「除息2次」照填不誤!最長也僅花費15個交易日

00878填息完又將接著除息…配0.5元、明最後上車日!分散高股息ETF緩和震盪

00918殖利率去年數據表現勝出!股魚:設計上優先考慮「填息率」

去年成立的台股ETF近一月全漲 但僅00962回到發行價之上

相關新聞

00918「超配」遭金管會糾正…輿論竟反轟管太多:老人不能領息錢給詐騙比較好?

高息ETF再爆話題!大華銀投信旗下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因「超配」遭金管會揪出,9月配息是否縮水引發關注。這次事件也讓市場風向炸鍋,許多網友直批金管會管太多,質疑:「讓退休老人好好領息怎麼了

美股資金潮再起!00926卡位AI+科技主流、成長布局正當時

2025年以來,美股持續強勢帶動全球資金流向。根據NASDAQ最新資料,今年上半年散戶淨流入美股及ETF資產達137.6億至155.3億美元,資金主力集中在科技與AI概念股。即使美股短線波動加劇,整體

台灣關稅15%這些條件要「全部吞」就有機會!留言全認同:哪一次不吞

美國新一輪關稅通知出爐,台灣未被列入第一批名單,引起討論。財經評論人阮慕驊在臉書表示,台灣沒有在第一批通知信,屬於較好情況,但並不代表情勢嚴重。他說明,與日本、韓國相比,台灣還有一天談判時間,美方要求

AI伺服器大單提前拉貨!00952緊抓供應鏈紅利、成分股齊創營收新高

AI產業持續發威,隨著輝達等國際大廠提前因應關稅變動,帶動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6月出現強勁拉貨潮,多家企業營收齊寫新高。主打AI供應鏈全產業鏈佈局的凱基台灣AI50(00952),正好搶先鎖定這波市場

台灣AI供應鏈強勢回彈!00952無懼關稅變數、等權重分散卡位潛力新星

近期美國關稅政策話題再度發酵,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台灣AI產業供應鏈的長線價值依舊穩固。凱基台灣AI50(00952)便主打這波AI供應鏈商機,不僅聚焦全產業鏈佈局,更以等權重設計、分散投資風險,為投資

00919本周領息!孿生兄弟00961接棒配息…年化配息率達15%

高股息ETF黑馬出線!FT臺灣永續高息ETF(00961)日前公告首次配息,每單位配發0.115元,依近日收盤價元計,平均年化配息率上看15%,榮獲配息王稱號。依CMoney數據,00961的亮眼表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