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債新地雷?日本壽險釋出調倉訊號 川普執政恐成催化劑

別讓睡姿影響長期健康 專家曝怎麼睡有助大腦「清洗」廢物

反惡罷銀彈告急跟媽媽借養老金 藍委如何扭轉頹勢?

新手該買0050或0056?網曝「投資時間」是決定依據

網友考慮要買0050或0056。(聯合報系資料照)
網友考慮要買0050或0056。(聯合報系資料照)

根據最新一周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較前一周暴增11.5萬人,來到1,04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水準。有投資新手猶豫該買進0050或0056,他規劃每月投入3000元。多數人則推薦0050,並讚許0050長期來看的成長性與總報酬率都更優,也有人給出中肯建議,若是長期投資10年以上可選擇0050,以下則選0056。

一名投資新手在PTT發文請益,詢問在台股ETF中,應該選擇0050還是0056進行定期定額投資。他表示,主要目標是長期存股並領取股利,再將股利投入,達到資產增值。

他列出兩檔ETF的特點,其中0050股價約在180-200元之間,每半年配息,而0056股價約在30-45元之間,則為季配息。他發現,雖然0056的股利較高,但市面上的存股計算工具卻顯示0050的年化報酬率更高,因此詢問應該用何種角度來評估實際報酬率。該問題引起眾多網友熱烈討論,並提供各種不同觀點與建議。

許多網友指出,選擇ETF時,應以「年化報酬率」為主要考量,而非單純追求股利收入。有網友直言:「關鍵就是年化報酬率,不是殖利率,何必選只能賺3%的?」認為0050長期來看,成長性與總報酬率更優,且股利只是企業分配的一部分,投資人若將股利再投入,應該選擇整體報酬較高的標的。

另一位網友進一步解釋:「股利就是幫你賣股票發給你錢,你又再投入,那應該選總報酬率高的標的。」因此,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台股ETF應以0050為主。

不少網友建議,存股策略應視投資期限而定:「如果存不到10年,可以考慮0056;但有自信存超過10年,就選0050。」此觀點認為,0056雖然股息較高,但股價成長性不如0050,長期下來0050的總報酬率仍可能勝出。也有網友表示:「如果是年輕人,建議以0050為主。」認為資本利得才是長期投資的核心,單純靠股息累積資產的效率較低。

除了0050的支持者外,也有網友直接批評0056:「0056超爛!」、「高股息能躲多遠躲多遠!」他們認為0056的成分股多為高配息但成長有限的股票,與0050相比,長期投資報酬率較低。

雖然多數討論集中在0050與0056的比較,但部分網友則認為,投資ETF應該更廣泛地分散風險,例如:「乾脆兩個都買,各半配置,一年後回顧你就會了解。」也有網友推薦投資美股ETF:「可以考慮透過複委託買美股市值型ETF,現在手續費很低。」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50元大台灣50 0056元大高股息 ETF PTT 台股 報酬率 市值型 高股息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利於美債回歸?長天期美債00679B、00687B有救了嗎

中信金(2891)盤中股價上40元…她買38賣32賠6萬!肥羊:很可憐了就不落井下石

「三星電選四倍十期」是什麼一定中獎?數學老師精算:期望值是負的但確實比二星好

00919出清200張小賺2萬…轉鴻海(2317)追高慘賠73萬!小犬:存好股堅持下去就對了

相關新聞

台積電遭外資連環砍價…009804設上限「防失控」!個股崩殺主打分散生存權

近期多家國際外資機構紛紛下修台積電目標價,最高調降幅度達300元,反映市場對科技股評價出現震盪之際,投資人對ETF的集中風險也開始產生疑慮。針對此一市場動態,聯邦投信表示,關於4月16日上市的「聯邦台

0050買整張變簡單?只剩3天可投票「不做分割不會過」…網分三派大亂鬥

但創下原型ETF首例分割案的前提,必需要投資人實際「動手投票」才能通過...

00878帳面報酬剩0.5%依舊抱好135張!存股哥:低點才可買進更多張數

股息減少沒有關係,我可以在股價相對低點時買進更多張數...

00919、00878配息注定縮水?從大魚大肉回到三菜一湯「其實這才是日常」

從大魚大肉回到三菜一湯,不代表不好吃,這才是高股息ETF本來的樣子

0050分割案「非多數決」以為穩過?清流君:要闖2關沒投票贊成再多也沒用

0050分割案「不是多數決」!你以為穩過?清流君:還要闖2關才算過

川普關稅核彈襲擊!00878、00919還能抱?這檔僅跌4.6%穩過大盤…20檔高股息績效一次看

關稅風暴引發台股震盪,股民的心情跟著台股上沖下洗,這波股災也讓0050、00878、00919等人氣ETF紛紛跳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