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2025年了還在買高股息ETF?小師傅:數據理論在現實前不堪一擊

高股息在2024年的報酬數據相較2023年已經明顯下降許多,但市值型ETF在2024年的漲幅約5成左右,而比特幣更是驚人,漲幅約110%。這樣比較起來,高股息的漲幅真的像干納賽一樣。所以,今年你還不往風口靠,還在持續買進去年報酬只有10%左右的高股息ETF,而不是All in報酬漲幅約5成的市值型商品的肯定都會被「噴爛」。
但其實,說真的,在前幾年大盤還沒有瘋的時候,一年報酬5~10%已經很好了。如果能達到15%以上,那已經都是神級操作。
但疫情後,各種促進消費的政策,加上投資開始盛行,市場的餅變大後,5~10%的報酬早就不算什麼。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我在2024年全部把高股息轉成市值型,肯定可以躺平了。」但說真的,假如真的有「如果」,那我應該十年前就All in比特幣了,這樣不就可以直接躺好幾輩子了嗎?
大家都很會講,但重點是,持有的過程要有辦法經歷起伏,才能吃到最後這一段獲利。如果你有辦法做到,那恭喜你,如果沒有,那你也只是「嘴上股神」而已。所以,數據理論在現實生活面前根本不堪一擊,投資,我永遠都是人性擺第一,風險擺第二。
無論是0050、正二、高股息,還是美股,是否有長期10至20年的投資尺度,這真的很重要,而我從來沒有說過我不買市值型或美股,我只是先花了幾年時間去買高股息,讓金流穩定,生活無慮後,後面的幾十年的投資時間我也會直接買追蹤美國大盤的ETF,這樣我認為才會更加符合投資大盤型ETF,分散個股風險的初衷。
◎本文內容已獲 小師傅存股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