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冷到明晚!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 雙北等7縣市低溫下探10度

延平中學招考作文《那一天,我流下了眼淚》 家長驚:逾半爸媽被賜死

琉球店家傻眼!澳門遊客叫救護車疑為搭便車裝病 車抵衛生所又不看病

00919偏貴、00878神、006208連4年冠軍!懶錢包:買高股息比市值ETF「多付這些錢」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新的一年才剛開始,真是個好時機,檢視手中的ETF庫存,順順他們的表現,同時做個全身健檢。

不過說到評估ETF的好壞,還有一項蠻重要的指標「內扣費用」。ETF本質上是基金,投資人終究需要付費,只是這筆錢不用另外拿出來,而是直接從ETF的淨值中扣除。平時感覺不太到,所以被稱為內扣費用,正式的說法則是「費用率(Expense Ratio)」。

要注意一檔ETF的費用可不只有官網上列的經理費和保管費。我們上投信投顧公會網站,就能查到每一檔ETF在各個月份、季度、年度的完整開銷金額和比率。其中手續費和交易稅代表交易的直接成本,當基金進行買賣、調整標的和權重時會出現的費用。「經理費」、「保管費」、「保證費」和其他費用則是會計帳列費用,包含了投信業者的利潤和營運這檔基金的開銷。

把這六項加起來,再減去從初級市場收到的「申購/買回交易費」,就是ETF的總費用啦!

持有ETF的每一天都是有成本的,不管漲跌賺賠都要支付。一檔ETF每日顯示的淨值,就已經是扣掉費用後的數字,可以理解為直接從投資的資產中扣掉了。這項隱形成本會默默侵蝕利潤,影響報酬表現。

2024年ETF費用率大盤點

就一起來回顧2024臺股ETF們,吃掉了你我多少錢呢?

揭曉排名前先說明,現在台灣ETF的數量超級多,為了避免太混亂,我決定聚焦最多人投資、關注度最高的「國內股票型ETF」。目前一共有58檔。至於海外股票、債券、槓桿、反向等類型就沒列入比較囉。

另外,2024年才上市的新朋友,像是00939、00940、00946等等,雖然人氣很高,但沒有經歷完整年度,加上得從0開始建立持股,數據會失準,也不列入排名。

扣掉10檔新上市ETF之後,最終參賽人數是48位,數據則來自投信投顧公會。那麼開始吧!

1.ETF費用率Top 10

首先揭曉的是「榮譽榜」,2024年表現最好的是哪幾位同學呢?

沒有意外,富邦台50(006208)和富邦科技(0052)再度攜手拿下第一名,已經連三年稱霸。006208更是連續四個年度的冠軍,而0.23%的成績創下了歷史新低紀錄。光是費用上的節省,就無愧稱為「更好的台灣50」。

排第三名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同樣是一等一的優等生,上市以來拿過三次最低,這次也刷新了自己的極限。第四名的富邦摩台(0057)值得一提,過去離譜的開銷讓人搖頭,2024總算交出合理的數字。作為類大盤型ETF,只要能保持下去,相信會是能挑戰元大MSCI台灣(006203)值得推薦的一檔。

富邦家族大洗版,因為這四檔有著臺股ETF最低一級的經理費0.15%(2025年以前)。如果業者擔心費用降不下來,少賺一點馬上有效。再往下的兩檔國泰ETF表現也不錯。

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是市值型ETF,這是第一個完整年度,期待未來更進步。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上市以來,費用率一年比一年低,這次追平了元大臺灣50,高股息ETF的表率。在一大堆市值型ETF的前10榜單中,成為少數的例外。

(補充:元大投信已宣佈調降0050的經理費和保管費。大家罵了好多年,老大哥終於出手啦!)

2.高股息ETF費用率Top 7

高股息ETF是台灣最熱門、最多人買買買、存存存的類型,值得開闢專屬賽區,好好比一比。

高股息ETF由於天生選股機制的設計,普遍有著更高的週轉率,頻繁換股導致內扣比市值型貴上一截。

00878剛剛有稱讚過了,他的好成績並不是偶然,一年只換股兩次,最高調整五檔,加上選股池子不算大,每次可能就只增加刪減隔2、3檔。另外在2024年中,保管費從0.035%降至0.03%,來到台股ETF最低梯隊,再次證明了業者少賺很有效。

第二名是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最近四年也是一年比一年低,國泰投信或許有機會長期佔領高股息費用榜冠亞軍呢?

排第三名的是高股息ETF始祖元大高股息(0056)!這樣的表現算正常發揮,跟自己比不好也不壞。

再往後的名次都是0.6多啦,在台股ETF總排名算中段班,裡面人氣比較高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上市以來績效不錯,這次的費用也沒什麼意外。

另一檔人氣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靠10%以上的年化殖利率萬人追捧,又隨著配息下調,成績慘澹人人喊打。而0.64%的費用率正好是48檔ETF的最中間。至於2023、2024連續兩年的高股息ETF績效王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有長足的進步值得多觀察。

3.ETF費用率倒數Top 7

現實世界中,本來就不是每樣產品都主打物美價廉,那麼這些比較昂貴的ETF到底值不值得呢?費用率最高的7個名次裡面,就有超過半數是高股息ETF。

其中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是倒數常客,換股追求領息到極致的結果,就是1.37%昂貴的費用。值得一提的還有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它是2023、2024連兩年的高股息ETF績效亞軍,23年費用率0.42%是高股息第一名,結果隔一年大暴漲。

至於富邦臺灣中小(00733),更是知名「爐主」代表,上市經歷6個完整年度,4次拿下墊底,另外2次則「屈居」倒數第二名。00733是一檔追逐上漲動能的ETF,一年換股4次,每次都能換到面目全非。只是過去極優異的績效掩蓋了開銷高的缺點,但在2024年它首度輸給大盤,而且是超大幅落後,昂貴的內扣想必也往下推了一把。

4.人氣ETFTop 10費用率

最後換從人氣指標的角度觀察,看看台灣最多人買的10檔ETF。過去一年投資人為它們付出了多少成本呢?

10檔比一比,最昂貴的3檔是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和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扣掉成立未滿一年的新同學,00919就是榜上實質最貴的那一位。100多萬投資人可能會有些擔心,尤其2024年高股息ETF的績效比較黯淡。不過往好的地方想,至少比前一年有大幅進步了,希望明天會更好。

大致說來,人氣TOP10大多能排在台股48檔ETF的「一半以內」,相信多數投資人明白費用的重要性,懂得從看不見的小地方省一些。

我想如果站在被動投資的角度審視,總費用率超過0.5%就能稱為偏貴吧,長期持有勢必會吃掉獲利。

這也是為什麼006208過去能收穫滿滿的好評和推薦,未來就看0050能否更便宜,還有006208會不會應戰呢?當然啦,不同類型的ETF在成分股篩選和汰換上有截然不同的考量,「值不值得」這件事在每個人心中有不同份量。

下手前別忘了想清楚這樣的一套選股策略,值不值得我用比較多的錢買單呢?今天重點回過了國內股票型48檔ETF,經過2024一整年默默支出了多少費用。聽著0.幾% 1%出頭的數字會有點無感吧,心裡想的可能是「欸不就是一點點小錢嗎,何必這麼花心思關注呢?」

當投資金額少的時候,差異可能不明顯,可投資是長期的事,隨著投入的資金和時間持續增加,相信會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更有感。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50元大台灣50 0052富邦科技 0057富邦摩台 006208富邦台50 00733富邦臺灣中小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 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 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ETF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

延伸閱讀

台北市新房子全區都破100萬一坪…竟有近半數是年輕人在買!安娜:職業曝光

具俊曄不能用「拋棄繼承」把遺產給大S媽媽!律師:先取得再移轉但有這缺點

0050震撼大降價、代號5位變成6位數、新型態ETF來了! 懶錢包:2025年三大消息分析

豆腐心的川普討喜擁利多?00905趁跌更要買!

相關新聞

00929轉換成00713共63張領約8萬8股息!小師傅:轉低波動增加防禦性

雖然00929我認為遲早股價和股息都會回到基本水準,但以今年的市場來看,選擇轉換為00713的低波動特性來增加防禦...

00687B第一季配息0.35元!專家:今年還會降息離場時機未到

00687B經理人江宇騰認為川普關稅政策對於通膨是一大變數,不過從上一任川普政策來看,關稅只是談判籌碼,迫使各國站上談判桌,未來談判結束,通膨仍有機會回歸常軌,美國經濟應會呈現緩增長,聯準會降息趨勢不變,利率上行空間有限。

00919、00929、0050、00733、00885台股下墜這些ETF能買了?小童:它重點站穩24元

2月底之後,台股幾乎是急速下墜。從我們提醒不要追高的位置,到現在也終於拉回到我們分享的關鍵區域。那拉回就可以買了嗎?哪些標的可以觀察呢?以及後續的大方向我們該怎麼規劃呢?

00878左側交易21元多「抄底」持續買進!把握價格在相對低點

「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昨日以21.77元收盤,吸引投資人趁勢加碼補倉。

00878近一年來看股價21元是相對底部!國民ETF逢低進場好時機

00878近日股價拉回到21元左右,成為許多人逢低進場的首選標的。

006208真想換0050不如等富邦動作再決定!林艾比:高息或市值型ETF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今年市值型ETF是投資主流,但投資還是請檢視自己的投資需求,找尋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投資標的,才是最重要的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