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逢低加碼必勝?專家「川普回歸明年震盪」高股息3建議:小資族難靠此翻身

川普上台,勢必影響明年股市動盪。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川普上台,勢必影響明年股市動盪。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文.玩股特派員】

存股是一種交易週期較長的投資方式,但隨著川普將重返白宮,市場預期會受到更多政治、政策與消息影響,出現「跌得快、反彈也快」的特色。

若市場波動將加劇,《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謝富旭在網路財經節目「財富狂犇」提醒,2025年存股策略可以用「敏」一個字來概括,並分享存股三大調整方向。

1、提高現金比重:提高現金配置由2%提升至10%,以應對波動加劇帶來的投資機會。

2、更頻繁停利與靈活交易:有別於過去用兩三年的波段來停利,將採取類似賺10%就獲利落袋10%部位等方式,不會像以前一樣抱上抱下。

3、在市場回檔時敢於加碼:限定為已經長期追蹤且基本面穩健的績優公司,降低風險。

在談到存股標的時,謝富旭強調,投資成長股的核心在於獲利增長與合理價格的平衡。能享有本益比提升,還能帶來獲利增長,才是真正的成長股。

他舉例,好公司未必等於好價格例如台積電是一家好公司,但當其本益比超過18時,他就不會考慮入手。

同樣地,鴻海股價雖翻倍,但獲利未同步增長,也不符合他的存股標準。

至於存股族偏愛的金控股,也應重視成長性優先於穩定性。能夠實現成長的金控公司通常集中於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例如元大金與群益金。

而存股並非「買進後就持有不動」。以去年投資帝寶為例,謝富旭會預估兩年的EPS,並根據每月營收、每季獲利動態調整持股。

若業績不符預期,他會減碼,做到價格與業績的同步修正。

至於高股息ETF是否仍是存股的好選擇呢?謝富旭認為ETF是一種穩健的投資工具,特別是對於本金超過5000萬的大資產投資者。

但他也強調,高股息ETF的報酬率通常介於8%-10%,略低於大盤平均。去年的40%-50%含息報酬率是特殊現象,小資族很難依靠ETF翻身。

謝富旭也針對高股息ETF提出三項建議:

1、月配息型ETF容易增加管理難度與行政成本,要注意可能長期影響投資效率。

2、由於ETF選股機制固定,即使買入成本提高,趁價格下跌時也可大膽攤平,這是ETF的核心優勢。

3、認清ETF的配息來源包括成分股配息、資本利得與平準金機制,與個股現金殖利率並不同。

譬如說,若市場大跌3000點, ETF配息便可能降低。相對於個股,無論股價如何波動,由EPS配息也不會受價格影響,這是個股配息的穩定性所在。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波動越大,機會就越大!2025川普回歸,存股與ETF三個新觀念再出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微軟、亞馬遜爆買入比特幣...上看12萬美元?專家:未來3年看好漲幅、00909小資無痛跟上

00919配息0.72...想上車太晚了?杉本計算「甜甜價」:現在正適合買進!

季配息3兄弟0056、00878、00919...女子曝存股進度:閒錢把00929買成正報酬

00918配0.84元、降息潮中逆勢「加息」!稀飯關鍵2選股策略:填息表現僅00878和它能媲美

相關新聞

00713是高股息ETF的定海神針!達人4數據分析「元老才有的底氣」:以報酬率決勝負

說到台股ETF最最熱門的類型,毫無疑問肯定是高股息。台灣投資人對配息高殖利率真是有著異常的痴迷。高股息ETF數量多競爭超激烈,比配息的頻率、比配息的穩定度、更比現金股利和年化殖利率數字的高低。

買00757跟台積電(2330)抱股過年如買彩券當紅包!真星華:跌就加碼抱到賺為止

萬一跌呢?當然是加碼、抱到賺啊,這還要問?

抱00878過年…「穩到不行」股息不會忽高忽低!2月首季配息將落在0.5元上下?

00878掛牌超過四年,以穩定配息著稱,2024年1到4季分別配出0.4、0.51、0.55、0.55元,全年平均是0.5元,推估2025年首季配息應會落在0.5元上下,符合00878向來堅持的穩健風格。

00971順利收復發行價沒一路南下到墾丁! 專家:成分股如同有7座「護國神山」

兩週前掛牌的00971,果不其然一上來就先華麗破底,本來以為這台車要一路南下到墾丁,想不到才剛上交流道就折返,如今順利站回發行價。

市值型ETF長期持有「勝率高毫無疑問」! 專家教戰:怎麼配置海內外資產

投資市值型ETF能賺到市場平均報酬,這也是大家共識,但有人問我一個問題,到底要買國內大盤還是國際大盤呢?

00905不怕只漲台積電(2330)排除它後是市值ETF績效王!抱股過年盤後上漲機率高達80%

台股市價低於20元的ETF中,00905以40.6%的年報酬率奪得冠軍,成為投資人參與紅包行情的理想標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