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肝醣歸零…4月大女嬰遭獨留8天餓死 狠母殺人罪起訴

總預算案表決 黃國昌:政院手握2.9兆預算還不會施政 請卓榮泰下台負責

題目直球對決!114學測數B解答出爐 多考生提早交卷:比數A簡單

收到股息後要調整成本?存股達人「成本不重要」:目的是壯大現金流、增加股數

存股族首重的是建立穩健的現金流、壯大持有股數。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存股族首重的是建立穩健的現金流、壯大持有股數。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我們先探討看看手動調整持有成本的動機是什麼好了。

如果是因為看著帳上的損益比較漂亮些,壓力會小一點,能夠穩固自己的信心,進而達成能夠長抱安穩領息的目地,那我覺得其實無妨。畢竟方法千百種,能幫助自己達成的就是好方法。

若只在乎壯大現金流跟股數,其實就沒有調整的必要性。

「把領到的股息回買,當作買入零成本的股票。」

這算是一種心理帳戶的思維,但我不會批評這種想法,因為早期自己就是用這種想法入門,讓自己能夠長期持有而不輕易賣出。

但如果以數學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哪邊的錢,都是一樣的錢沒有分別。實際從帳戶中支出多少錢買股票,就是自己的股票持有成本。

當然也有所謂的開店回收成本的概念,我開店100萬若每年可以固定回收5萬的成本,20年就完全回收了。還有很多有興趣可以隨時查,甚至自己想自己發明也可以。

無論真理對錯如何,只要能幫助自己達成目標我都覺得無所謂沒那麼重要。

重點是要清楚自己的最終目地到底是什麼?

如果是長期投資穩定領息的初衷,那我的想法會是把焦點放回「壯大現金流」、「增加股數」,而不是過度在乎持有成本。

若過度聚焦而焦慮於帳面損益、持有成本不能變負的或負太多這些事上,覺得漲上去太貴會拉高成本不敢買,跌下去又覺得還會有更低點先不買,這些做法對於擴大股數及現金流是有害無益的。

「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想要有感的「息」,那勢必要有感的「本」。無論漲跌不看紅綠無視成本持續買進是我目前的做法。

◎本文內容已獲存股RPG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存股 現金流

延伸閱讀

00959B本月配息0.052!今最後買進日 專家「看好長抱績效」:現在價位快布局

台股動盪、川普上任...資金流往債市?專家「買債抱長期會很驚人」:00687B現在7折價

00919預估配息0.72元!19日最後買進 專家「28.8元以下甜甜價」:息值10%以上

00878配息穩定、受益人數大增...00919緊追!專家「金融股比例高」:明年可期

相關新聞

009800、009802、009803…三檔市值型ETF齊發! 專家:皆10元發行好入手易參與市場

市場即將迎來3檔市值型產品。首先是已結束募集、即將掛牌交易的中信NASDAQETF(009800);緊接著農曆年過後,富邦(009802)與保德信(009803)即將開始募集台股市值型ETF,成分股都是50檔,但並非純市值型,而是加入其他選股因子的特殊市值型產品。

台灣有300檔ETF會比挑股票省事? 肥羊:如操盤手甘願領薪水卻不自己當沖

優式資本每年搞當沖賺24億,平均每個操盤手每年賺5000萬,問題來了,優式資本的操盤手為何甘願領200萬的年薪,而不是自己出來搞當沖賺5000萬呢?

黃仁勳離台別哭!「這檔ETF」除息後打92折甜甜價來了 看好輝達、博通快跟上

「若嫌棄買美股太麻煩,不如直接投資整理好的ETF,還可以分散風險!」理財專家舉例,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

抱股過年?近十年新春開盤漲率高!伊森:首選0050、006208、0052…市值型或台積電概念ETF

農曆年關將近,許多投資人心裡都冒出同樣的疑問:「該不該抱股過年?還是空手度過這個長假比較安心?」事實上,回顧過去十年數據,春節後開盤的上漲機率竟高達80%...

第一金(2892)今年配息少說1.25元? 存股哥:00878、00915、00713…高股息近期表現不佳免太擔心

雖然近年存股主流已逐漸從金融股轉換成高股息,但金融股還是有其優勢存在,它可以讓你的資產波動更平穩些,當然如果你金融股跟高股息同時持有的話我認為威力更強。

每月存5千建議買市值型ETF?全存高股搭配槓桿的小師傅:是因為我資產具足夠規模

有位20出頭的年輕人跟我說,他每個月只能存5000元,而且不想借貸投資,但希望能像我一樣,花八年的時間用高股息去支付以後的各種花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