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饗饗疑食物中毒案 北市衛局採樣員工檢體出現「仙人掌桿菌」

專訪/曾豪駒看12強28條好漢 最專注、最嗨、最貼心是誰?

性侵案延燒!麥當勞「美樂蒂聯名」急喊卡 業者2點回應

跨國、地產、生技ETF 抗跌

近期美國主要地產公司揭露第2季財報,有67%的公司財報表現優於預期。 美聯社
近期美國主要地產公司揭露第2季財報,有67%的公司財報表現優於預期。 美聯社

國際股市近期表現震盪,跨國股票ETF近一月前十強逆勢抗跌,其中以地產、生技類型表現較佳。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分散風險,利用跨國ETF介入,掌握不同產業的投資契機。

觀察投信發行的跨國股票ETF近一月表現,整體而言雖跌多漲少,不過細看前十強產品,不僅突圍逆勢上漲,又以地產、生技類型表現較佳,依漲幅排序,前六強包括:群益道瓊美國地產(00714)、國泰基因免疫革命、群益那斯達克生技、富邦入息REITs+、富邦基因免疫生技、復華富時不動產。

跨國股票ETF近一月表現 圖/經濟日報提供
跨國股票ETF近一月表現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群益道瓊美國地產ETF經理人李鈺涵指出,通膨如預期下降,9月降息的機率將近八成,維持在較高利率的負面因素消除後,對整體REITs而言為正面的環境,且近期美國主要地產公司揭露第2季財報,有67%的公司財報表現優於預期。

展望後市,受惠於AI科技相關產業,範圍涵蓋影音串流、線上遊戲、遠距辦公、資料儲存、5G網路與物聯網系統等,都是剛性需求,長期趨勢下會產生越來越多數據,因此需要更多數據中心容量,可取代性低,收取租金更加穩定,獲利具成長性。

此外,工業型REITs也在倉儲需求支持下表現可期,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美國地產ETF來介入參與,一舉掌握不同REITs次產業的投資契機。

復華富時不動產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美國聯準會最新聲明讓市場法人預期,此次升息循環結束、2024年啟動降息,先前受升息衝擊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可望逐步收復失土。

另一方面,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明顯下滑,吸引資金回流,帶動抵押權型REITs市場表現,預期後續隨市場利率走低,將有資產評價回升行情的投資機會。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經理人李鈺涵表示,美國製藥和醫療科技領域基本面展現出吸引力,截至7月底止,已有23項新藥獲得核准,而大型製藥公司也積極透過併購尋求成長機會,因此在產業發展穩健正向、且投資題材豐碩下,表現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生技相關ETF來參與,把握產業投資契機。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美國經濟比想像糟 債王接班人:聯準會降息今天就該做!一文看懂8月股災

10年期美債谷底回升...降息改3碼?達人緊盯1數據:應該不會大幅降息

假設倘若不小心真的「經濟衰退」…投等債、垃圾債會一起下去!美債ETF才既避險又有價差

股市大跌、債券避險上漲...加上降息買債穩了?3風險常遭忽略:通膨都扛不過

相關新聞

一個月只有3000元還需要投資嗎?大芥:種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可以從投資在「資產」跟投資在「自己腦袋」能產生多少的「價值」做比較...

台股「波」好大…上漲下殺都千點!00905去年績效逾四成 投資人越跌喊買

00905擁有台積電(30.05%)、鴻海(5.36%)與聯發科(4.28%)等科技龍頭,涵蓋AI伺服器、自駕車及電動車概念股,產業配置多元外,也有網友試算出,即使拿掉台積電(2330),其績效依然遙遙領先。

0050、006208躺著免殺進殺出2024年就報酬5成左右! 棒棒:00922勝00923績效有差

2024年是市值型綻放的一年,有投資市值型ETF的人,不殺進殺出、放個一年,其實帳面上的報酬都很不錯。

為何我要買高股息ETF?小師傅「七個因為」:現金流讓工作有選擇權後轉市值型

因為我喜歡有錢進來的感覺,金流進來又可以再買股票,對我來說較有存股的動力。

高股息退燒⋯市值型正夯?網讚「報酬率更高」曝00936慘痛歷史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2024年12月的定期定額投資風向出現變化,「高息ETF退燒、權值型ETF成為市場新寵」。其中,元大台灣50單月新增5,727戶,再次超越減少2,032戶的元大高股息,奪回第二名。而富邦台50則以單月新增16,725戶的幅度,成為當月成長冠軍。PTT網友熱議「市值型的還原報酬率比較高」。

00878本月増7張…今年再買35張累積160張應該無疑慮!存股哥:給自己壓力往前衝就是了

目前00878持有張數125張,帳面賺30萬(+12.34%),本來預計今年可以買到150張,但後來把目標增加到160張,現在看來要再買35張應該沒什麼問題,訂好目標、給自己一點壓力,往前衝就是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