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淡水山區平房焦屍旁有炸裂瓦斯桶 案情恐不單純

外資空單出手 台指期夜盤下跌百點

TPBL/國王領先19分打到輸 球迷不滿高喊「爛裁判」

台股ETF 挑低碳市值型

資產管理業者建議,將全球氣候變遷股票型基金納入股票資產的長期配置,卡位低碳商機。 (聯合報系資料庫)
資產管理業者建議,將全球氣候變遷股票型基金納入股票資產的長期配置,卡位低碳商機。 (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減碳之路再向前邁進,環境部日前發布「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預計8月15日實施,相關議題有機會在台股發酵。投信法人表示,近年來已陸續有台股ETF產品設計訴求低碳投資、ESG等主題,投資人可多加關注布局。

「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主要便於公眾檢視事業的具體減碳情形,並避免交易過程中出現炒作、涉及其他商業利益的操作或產生交易爭議等問題,連帶市場看好國內首筆碳權買賣最快可望在9月底於碳權交易所進行交易。

台股ESG ETF績效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股ESG ETF績效 圖/經濟日報提供

投信業者表示,隨著碳有價時代來臨,台灣減碳政策與相關措施愈趨明確,不僅有望更貼近國際減碳潮流,也意味著在ESG減碳方面管理得當的企業未來將成為市場資金首選布局標的。觀察台灣投資市場上,不少上市櫃公司已著手落實減碳,投信業者也陸續推出低碳、ESG等主題投資商品,以投信投顧公會所推出的ESG永續發展轉型專區為例,當中與ESG主題連結的台股ETF合計有十檔,包括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富邦公司治理、元大臺灣ESG永續、永豐台灣ESG、永豐ESG低碳高息等。

群益台ESG低碳50 ETF經理人邱郁茹表示,全球淨零碳排持續推進,台灣的低碳政策與發展方向也更加明確,具有ESG概念的台企也將是資金未來布局之重點,主因在低碳ESG上管理妥善的企業更有能力守住獲利,更具市場競爭力;建議投資人可透過選股精選ESG低碳管理佳的低碳市值型台股ETF來參與行情,既掌握台股多頭趨勢,更能把握淨零趨勢下帶來的碳金商機。

永豐ESG低碳高息ETF經理人林永祥則指出,美國下半年將迎來總統大選、利率政策走向逐漸明朗,股市將持續趨於震盪。

台灣方面,景氣對策燈號連續兩月維持黃紅燈,顯示景氣逐漸轉向復甦,有利於支撐台股底氣。其中,AI衍生的相關商機將持續發酵,位居AI全球供應鏈的台灣企業更應重視其減碳能力,避免遭國際大廠剔除供應鏈,因此建議透過低碳高息ETF參與具備低碳競爭力的台股企業,同時掌握息收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臺北市交通局謝銘鴻局長:永續智慧綠運輸、臺北交通安心行

台股站穩2萬點 羅明才立院請財金首長吃雞排

台股估值真的高!三大因素加持讓它看回不回 投資人最大風險竟是沒持股?

00944成立不到2個月竟配息!15日最後買進 達人:是居高思危的好選擇

相關新聞

0050恢復交易爆量漲 外資不埋單竟大賣近13萬張

ETF老大哥元大台灣50(0050)分割完成,18日恢復交易,終場收在47.57元, 上漲0.41元, 漲幅0.87%,...

0050「核彈級降費」又一拆四後登場!林正鋒:006208未必現在急著賣

元大台灣50(0050)今已完成「一拆四」分割,以新價格約47元重新掛牌登場,立刻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面對價格更親民的新0050,不少投資人思考是否應將手中持有的富邦台50(006208)出清,改為轉進

0050今變飆股…分割後大量買盤導致推升價格?老手回一句秒破迷思

0050一拆四後第一天交易,不只整張入手門檻降到5萬內,成交量也暴衝到近年罕見的水準。有網友在PTT股板發問:「0050大量交易會讓價格超出應有的加權值嗎?」引發專業網友一連串技術性回應,也順勢釐清許

0050市值型ETF大哥今天強勢回歸!達人:天生就有「不限重」的優勢

0050今天正式回歸了!一張從18萬多變成不到5萬,想要買整張的話,終於可以「輕鬆」入手了。 我覺得今早應該不少人開盤前就在等0050回歸了吧! 因為開盤沒多久馬上就變成今天成交王了,確實

0050分割成本歸零惹怒投資人…報酬率爆衝是假象!多家券商挨轟:很爛

元大台灣50(0050)完成一拆四後,許多投資人今天一早打開券商APP,卻驚見自己持股的「成本」欄位顯示為0元,帳面報酬率飆破百,彷彿突然變成股市天選之人。不過這樣的畫面並未讓人感到興奮,反而在PTT

航運股發錢…ETF誰搶到最多股息?00961持股貨櫃三雄最重成焦點!

隨著長榮明日將除息,陽明和萬海也將陸續除息,市場目光聚焦於航運股的投資機會;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和油價波動等因素為航運業增添了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投資人如何才能有效參與航運高股息行情,同時又分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