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中了嗎?哈佛最新研究「加工紅肉與失智症有關」 這份量高風險

全台冷吱吱「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 新北、宜蘭局部地區僅10度

回台必訪夜市!黃仁勳今晚逛逢甲夜市 18:00現身這間店

挑選高股息ETF 三點教戰

第2季以來台股迭創新高,吸引投資人「錢」進相關ETF,受益人已超過800萬人,受益人數前五名皆為高股息ETF。但面對眾多高股息ETF該如何挑選?投信法人建議從三點挑選,分別是選股邏輯、成分股重疊度、成分股分散性。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ETF設計初衷,在於方便投資人追蹤特定指數背後的一籃子股票,而高股息ETF也不例外。檢視ETF時,可先從選股邏輯下手,因即便都屬於高股息ETF,也可能因為篩選成分股的邏輯不同,使得ETF表現屬性有所不同。例如「股利法」較著重股息高低,而「綜合法」則有助兼顧資本利得與股息機會,又如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00944) 是採取雙指標,同時評估股價動能與股利水準。

其次,比較ETF成分股重疊度。不少投資人偏好配置多檔ETF希望達到分散效果,但更需留意ETF彼此之間的成分股「重疊度」,張繼文建議最好低於一半以下,避免一籃子ETF都買到類似的成分股,也就等於投組風險還是集中在特定個股上;擁有獨門成分股也有助擴大投資機會。

第三是成分股分散性,張繼文說,既然選擇投資一籃子股票而非單押個股,就應該留意單一個股占整體ETF,或自身投組的比重;例如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的50檔成分股單一比重均不超過3%,單一個股波動對ETF表現較低、有助ETF表現穩健。

展望高股息ETF投資前景,中信成長高股息經理人張圭慧認為,受惠AI題材持續火熱,加上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推出「Apple Intelligence」,為科技產業挹注成長動能,預期在去年5、6月低基期及半導體及伺服器需求殷切下將持續拉貨下,擺脫「五窮六絕」外銷訂單可望持續正成長,可望帶動受惠程度較高的高股息ETF,投資人可伺機布局。

雖然高股息ETF大受投資人歡迎,但張繼文提醒,應將ETF視為整體資產配置的一環,避免壓身家、甚至開槓桿,以免市場一有波動就造成龐大心理壓力、影響投資決策。

至於領到的息如何運用較好?野村投信表示,台股長期向上、長期投資成果佳,因此若領到的配息支應日常資金需求有餘,不妨滾入再投資回市場,才有助複利效果的累積。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00940配0.05元年化不及8%很差? 網氣噗噗:出清換00878、00929、00919

低薪也想有現金流...過來人建議「不要選高股息」:全押主動基金報酬更好

大盤飆高...存股族買不下ETF?達人「如同買菜、再貴都得買」:轉往高股息

臺灣指數公司特選ESG高股息報酬指數 增刪成分股自6月27日生效

相關新聞

想月領10甚至100萬…該選0050還0056好? 達人:是要股息或資產成長

投資朋友就問說:投資市值型ETF有沒有可能月領十萬或者是年領百萬,可能嗎?

2025年00885、00712跟「電動車ETF」值得關注?小童:越南體質還不錯卻被市場冷漠、遭低估黑馬

首先基本上那些常見的ETF,如:00878、00919、0056、甚至0050、006208等等,就不多加贅述,畢竟這些都是屬於大同小異而且家喻戶曉的ETF...

00757自己操作領配息有何不可? 專家「股息領價差在」:買了又賣並非多此一舉

00757為例,2022年2月初的股價只有42.3元,累計最近3年00757的投資報酬率高達143%,比起同時段的台積電含息的90%左右投資報酬率實在高出很多。

00687B、00679B長天期國債殖利率狂飆是聯準會「劇本」? 伊森:降息放緩或暫時停止是現在需求

聯準會仍基本成功達成壓制通脹與就業市場不疲軟的雙重目標下,他們仍然認為現在是風險均衡的狀態,沒有必要冒著壓抑經濟與就業市場的可能性,去進行升息,放緩降息或是先暫停即可達到他們現在的需求。

以00882為例了解「除息知識」…左換右手、填息、參考價? 陳重銘:滿手台股可考慮分散投資

以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為例說明,將在1/17配息0.53元。

00905季配息卻此次不配…如「固定規律」第一季不發?稀飯:重點觀察長期整體績效表現

很多人誤以為「季配息」就等於每季「一定」有配息,但實際上,季配息的ETF每季會進行「收益評價」決定「是否分配收益」,因此,季配息不等於每季都會分配配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