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起飛3小時備降!洛杉磯飛上海航班「機長忘帶1物」 乘客滯舊金山數小時

連鎖豬排店「小強」餐桌爬竄…至少罰3萬 苦主:店員徒手抓挺猛

柯文哲政治獻金 李文娟、端木正不服「手機報到」監控8月抗告被駁回

高股息ETF一定是優於金融股的選擇!專家:00878配息穩定…產業如何輪動都有機會受惠

台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融存股 vs 高股息ETF

隨著股市頻頻創新高,高殖利率的股票越來越難找,最近我翻了一下,上市150大的公司裡面,殖利率超過5%的股票居然只有10檔!

但是有一個類股殖利率卻意外不錯,那就是金融股

主要原因是2022年股債大跌,不少金融股提列大量特別盈餘公積,進而壓縮到2023年的配息。但是隨著股債回升,本來不能配的盈餘逐漸解禁,加上去年獲利明顯成長,所以今年的金融股殖利率普遍有明顯成長。

獲利成長+配息提高,自然吸引資金進駐,也帶動金融指數默默創下2年新高,準備挑戰2022年的高點。

於是「存金融股 vs 存高股息ETF」的討論熱度再次回溫。

不過我從很久以前就認為,如果是以「存」的角度,高股息ETF一定是優於金融股的選擇。

從2方面比較

1.如果要比殖利率,的確,今年高殖利率股票確實不多,但是ETF配息來源除了上市櫃股息之外,不要忘記還有資本利得。所以就算台股目前殖利率超過5%的股票寥寥無幾,ETF依然能有穩定的配息表現。

例如00878最近一次宣布配息的金額是0.51,換算下來年化配息率還有超過9%,所以如果是追求穩定金流的投資人,ETF無疑是更理想的選擇

2.如果比價差,更應該挑ETF,畢竟一邊是單一產業、一邊是分散投資。尤其這2年台灣沾到AI題材,股市一路從萬5、萬7、到現在破2萬,主要都是拜科技股貢獻。

如果只存金融股,這2年很難感受到資本市場的活力,當然也有少數金控擊敗大盤,例如中信、元大。不過普遍來說,同時持有科技股與金融股的高股息ETF表現會更勝一籌。

以00878為例,目前產業配置有6成為科技股、2成為金融、其餘是傳產。無論產業如何輪動都有機會受惠

結論

偏好金融存股的投資人,可以挑選金融股占比較高的高息ETF,目前選手有:

1.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63%

2.永豐優息存股(00907):39%

3.復華富時高息低波(00731):25%

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22%

而且不要忘記了,今年金融股配息普遍不錯,可預料接下來也會吸引其它高息ETF陸續進場,價差上也會更具想像空間。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701國泰股利精選30 00731FH富時高息低波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00907永豐優息存股 ETF 大盤 季配息 殖利率 金融股

延伸閱讀

00878、00940、00939…將換成分股卡位「這些個股」吃豆腐! 專家:這兩檔ETF重複性最低

靠00878、00713、00919、0056、00929第二季領息12萬多! 存股哥:職業是股東上班去打工

00878配息創新高!網嗨翻:快逼00919、00929繼續配高高

00878配0.51元相較上次成長27%多! 專家:翻閱過去填息資料應該不用擔心

相關新聞

被問00878擁520張不怕賠錢?小師傅:能保證不虧損的投資那一定是詐騙

投資真的沒有什麼保證不虧錢,我也不知道未來的幾10年會發生什麼變化...

00878、0056、00919…三檔2024年總費用率超過45億!Jet Lee:台灣投資人真的很有錢

這三檔ETF的投資人在去年付出超過「45億」台幣。

猜0056本季配息持平1.07元!存股哥:有超越00919成高股息殖利率之王的態勢

元老級別的0056,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累積相當充沛的平準金,目前收益平準金4.65、資本平準金6.68,加上上一季已填息成功,要持續配1.07完全沒有問題!

0050平均一年有3個月都在創新高!清流君「捏緊扛住」:現在高點永遠是未來的低點

過去元大台灣50(0050)創新高的頻率是26.6%(代表平均一年有3個月都在創新高),創高後下跌10% 的機率僅6.8%,20%的機率更只有1.6%。

長榮配32.5元股利!00919擁最多成分股利 艾比3方向提點:短線小心回落

長榮又有高配息!含「榮」量高的ETF有哪些?投資它們又該注意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00905+00878+00713」這三檔才是最強月配息組合!搭0056和00919缺點曝光

大部分的人都會採用0056+00878+00919做為月月配組合的起手式,但是這組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