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弱…更要存與大盤連動性高的ETF? 專家:00922低門檻、單一個股上限30%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存100張市值型ETF的關鍵是門檻

「一張太貴要存很久才有」與「喜歡持有很多張的感覺」,這都是很多粉絲常常給阿格力的投資心得回饋,對於喜歡的ETF或個股,非常多人會被單張價格所影響。雖然投入的標的才是決定報酬的關鍵,而非張數,但如果能張數夠多也是一種成就感,而且想週轉現金時比較好拆賣,也容易達成百張存股里程碑。

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就是這類朋友可以多加關注的,先說一張大約1.6萬台幣就買得到,然後他是台股大盤市值型的ETF,你印象中的市值型ETF應該一張要十萬以上吧?所以如果是想要累積張數才有成就感的朋友,那00922是一定要研究的,而且它即將在10月份宣佈第一次的配息。

00922的選股是從MSCI台灣指數(大家常聽到的摩台),這個外資投資台股的指標來篩選,接著00922再根據公司是否有獲利、以及在低碳轉型趨勢上的著墨選出50檔市值成分股,很清楚有考慮ESG趨勢。

不過說實話,張數多如果績效差也沒用,進一步檢視00922追蹤的MSCI台灣領袖50指數在2013/11/26~2023/8/31之間繳出219.14%含息報酬率,對比同期台灣50指數的215.67%以及台灣加權指數的193.08%含息報酬率都還要高。更重要的是如果把波動度一起計算,承擔同風險下的報酬也是最高。

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成績呢?其實邏輯上很好理解,你會去著墨ESG的公司除了遠見以外,其實就是有獲利才更有餘力去注重!實際上把00922所追蹤的MSCI台灣領袖50指數與加權股價指數對比,會發現2022Q1以來的成分股ROE也是比較高,巴菲特最注重的財務指標如果能優秀,自然報酬較好就一點都不意外。

配息的部分,每年兩次除息分別在3與10月。市值型ETF的主菜其實是資本利得,但如果指數股利率也比較高,何樂不為?所以幫大家看了00922所追蹤的MSCI台灣領袖50指數對比台灣50指數與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在2022年的股利率5.22%是高於另外兩大指數,顯見低碳轉型有努力的企業,照顧股東也是不遺餘力!

總結來說,阿格力覺得00922在市值型ETF中除了低門檻好入手以及低碳公司的高ROE表現外,對單一個股有30%上限的規定很好,這樣台積電的佔比就跟原始大盤中的佔比接近,與大盤的連動性也會較高。近期台灣的指數疲弱,以長期來看,市值型ETF就是要在盤不好的時候才更具吸引力,不是嗎?

◎本文內容已獲 阿格力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ETF基金 大盤 2330台積電

延伸閱讀

00934又一檔「月配息ETF」!網酸:高股息滿天飛…成韭菜製造機

Fed不降息 他捨不得賣長債!網揭「最大缺點」曝僅1情況值得買

00929月領1至10萬元配息需多少成本? 他整理出「每月加薪表」

國泰金跌破40、開發金股價對半砍、臺企銀免10元…股災時貪婪就輕鬆獲利40%以上!

相關新聞

00919掛牌迄今漲了40幾%…還能買嗎? 3優點2缺點:必須面對「換股的痛楚」

最近存高股息ETF似乎成為全民運動,從最早的高股息0056,前兩年很熱門的00878,今年有兩檔高股息00919與00929異軍突起,成為股民的新歡...

黑色購物節、好市多、滿滿人潮…腦中浮現兩檔ETF! 她:00916跟00924

台灣人的消費力真的很強!想成為好巿多的股東,可以直接買美股,一股約 US$591.36,換算下來一股約1.8萬台幣。

領高息再賺價差…00687B季配債ETF今年竟能多領一次股利?明年降息現在布局

國泰投信有4檔債券ETF納入收益平準金,11/20已經正式生效!四檔ETF分別是:國泰20年美債(00687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國泰5Y+新興債(00726B)。

0056將換股…前150大市值有6檔尚未被選進! 專家:鈊象(3293)可能性高

時序即將進入12月也是高股息ETF換股的重要月份,打頭陣的00878 從投信公布的持股名單發現有統一、南亞科、世界先進入選,股價也在隔天開始往上噴發。

比00929更好的選擇? 00934也很會漲主打「高股息、報酬」…她三面向分析

隨著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爆紅,如今強力挑戰者現身,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同樣是高股息、同樣是月月配,主打「很會長」,股息、報酬全都要。那麼沒有收益平準金、2024年中才開始配息的他,會是更好的選擇嗎?

駁謠言已出清00882! 陳重銘秀股利單:評股價現在有打底跡象

網路上謠言很多,有些人根本就是惡意的。幾年前說什麼我出清00882,那麼這些股利單是怎麼來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