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金融股不等於穩定配發股息! 專家「舉00878為例」:但ETF就不同了

很多人不知道,金融業是一個高槓桿的行業,什麼叫高槓桿?就是10塊本金可以做到100塊的生意。
景氣好的時候,獲利可以透過槓桿有效放大,當然股價漲、配息也不會有問題;但是如果景氣差,因為本身是高槓桿的特性,所以保有一定的現金(流動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最近不少金融股配息大幅縮水,原因不外乎2點,不是去年獲利縮水,就是投資部位縮水,這麼一來就導致現金的運用受到限制,這些金控就是想發股息,主管機關也未必會同意,因為這是維持金融穩定的重要紅線。
這麼看來不配息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在台灣,資本市場可沒這麼理性,只要一個配息縮水或不配息,資金馬上用腳踏平。沒辦法,當這些金融股被貼上配息穩定的標籤,享有相對估值得那一刻起,就注定他們每年的這個時候都得面對市場「期中考」。
例如本週,先是國票金宣布不配息,3個交易日就跌10%;而台企銀在獲利新高的背景下配發14年新低的股息,也使得隔天直接躺平。
這種情況最倒楣的就是金融股民,沒領到息,還得被迫參與除息。
所以我常建議追求穩定股息的投資人,可以用高股息ETF來取代金融股,畢竟沒有一檔金融股能夠確保每年穩定配息,就算每年配息,金額也往往忽高忽低,如果遇上全球性的金融風險事件,可能還會跌得像提早除息,像近期的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等事件衝擊。
但是ETF不同了,以00878為例,30檔成分股分散在各產業,這樣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的好處,在於某成分股配息縮水影響不大,特定行業受衝擊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當然遇到大盤一把火把籃子燒了的情況就沒話說,不過通常跌幅也小於持有單一個股。例如大盤今(16)天下跌1%,00878下跌0.5%。
最重要的是,用高股息ETF來估算每年配息數字,也會比較「精準」,每年5%、6%不會差太多。換作是存單一個股,這要是發生一個不配息,本來規劃要去東京的,可能只能去旗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