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圖看新iPhone變大又長!iPhone 15到iPhone 17三年螢幕進化 這代最驚豔

今年首季旅宿房價齊漲 觀光旅館平均房價達4775元

元大高股息賣股變股利? 元大投信這樣說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ETF人氣王元大高股息(0056)今(17)日第二階段每受益權單位實際配發金額公告出爐,維持2.1元,顯示最終實際配息金額未受在外受益權單位數變動影響;以今日收盤價估算,殖利率達8.1%,吸引今日再度有逾十萬買盤進場。

元大高股息今年度配發2.1元,為成立以來新高,總配息金額上看百億元;針對元大高股息的股利來源,元大投信說明,元大高股息配息率貼近指數息率,其中,配發項目依據公開說明書定義主要包含現金股利、利息所得、已實現資本利得等項目,投資人收到收益分配通知書上各項目之金額,按當次收益分配可配項目依比例配發。

另外,ETF為被動操作,以追蹤指數表現為目標,資本利得主要來自於固定季調整或半年調整產生的交易結果,不會有「主動獲利了結成分股,取得資本利得作為收益分配之情形。」

不畏台股震盪,加權指數再度跌破萬三,今日元大高股息再度爆出逾十萬交易單位(俗稱張)大量,成交14.5萬張,高居原型ETF之冠,為掛牌以來第四大量,終場價格下跌0.5%或0.14元,收上25.77元。自9月下旬起,投資人踴躍卡位參與除息的機會,9月26日、10月4日、10月5日、10月11日成交量均超過十萬張。

截至10月14日,元大高股息過去一年受益人數成長29.3萬,規模增加569億,最新受益人數達81.5萬人,規模1,591億元,反映台股高股息ETF的蓬勃發展。

元大投信並提醒,投資人除選擇高股息ETF時,要留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可能使ETF長期績效落後追蹤指數,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的變動。

想要參與元大高股息除息的投資人,明(18)日為除息前的最後買進日,10月19日進行除息交易,11月22日發放配息。

高股息 元大投信 配息 ETF

延伸閱讀

1千萬退休金全壓0056不玩價差只領股息? 網:成本18元以下穩賺不賠

台股重挫…零股交投熱 台積電、高股息ETF熱門

0056除權息該不該參加? 專家分析「這種人」:要忍痛認賠出場

解析0056擁8%殖利率背後秘密 專家:配息不透明會有這些問題

相關新聞

降息債券也可能下跌…投資最糟的情況已過? 專家:怕麻煩買大盤就對了

投資最糟的情況過去了?美股達人Joe's investment於《投資嗨什麼》中分享,投資不想太麻煩就買大盤就對了,金融環境的一直改變,持有高股息ETF也不是壞選擇;他也提醒,聯準會降息不見得債券價格就一定上漲。

買00919搭配0056+00878每月領股息! 3種「月月配息」組合曝光

元大投信26日時宣布,元大高股息(0056)做出兩重大變革:由年配改為季配息、並同時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除息月分訂為1、4、7、10月,今年7月將進行第一次季除息。有投資人考慮投資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達到「整年月月配息」的結果,其他人坦言「可行」,且每個月都能有被動收入。此外,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00878、0056+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00713都可達到月月配目的。

「00878太早認識」投資輸到脫褲 他分析4點:0050賺更多不香?

高股息ETF擁有大批粉絲,許多人想要無腦買股就會投資此類股票,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更是熱門標的之一,今年五月單周股東人數再增6,571人,總人數逾101萬人。然而有投資人感嘆「太早知道00878了」,當時的他自以為懂投資,想不到最後報酬率卻慘兮兮,直言「00878有賺錢很好,那選賺更多的0050不好嗎?」

台灣50正2為何過去績效勝過0050? 專家揭2原因:其一這點大家比較想不到

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的報酬率卻高達528.71%,報酬率不僅贏0050,而且比二倍還高。長達八年多的回測,而且期間歷經中美貿易戰、疫情和大通膨升息等空頭,可以說經歷完整的多空循環...

了不起最多再升息一碼?迎接「股債齊揚」 專家:00878搭這檔債券ETF

此時此刻的時間點,應該是債券投資人最期待的一個時刻,因為看起來利率封頂差不多要到了,了不起再升息的一碼應該就是緊繃了。

00878漲買跌了也定期定額…存股超安全? 專家分析規模越來越大的隱憂

樂觀來說,就會如同目前的市場氛圍,大家持股這些高股息的個股,上漲之後賣掉,轉往更穩健的ETF,而ETF又開始買入這些高股息的公司,於是又帶動股價上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