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0溢價過高別追了...會受傷 達人:除息過後股價很快回歸淨值

投資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提醒投資人,千萬不要去買溢價過高的ETF。 本報系資料照
投資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提醒投資人,千萬不要去買溢價過高的ETF。 本報系資料照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昨(2)日的股價大漲,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目前宣布配息1.2元,但是查看富邦投信的官網2號下午五點多,00900的淨值為11.67元,但2日00900的收盤價卻是高達12.64元。

投資作家「不敗教主陳重銘」於臉書發影音表示,其實ETF就是基金,就是要看淨值,不過投資人往往看到配息1.2股息很開心去追,追到出現了溢價(ETF市價 > ETF淨值)。

陳重銘要投資人試想,用12.64元去買實際價格才11.67元的東西,根本就不划算,為了想要領到股利,而每張卻多貴了0.97元。

因為最終ETF的股價還是會回到淨值,陳重銘舉例說明:

假設投資人去富邦投信申購00900,使用淨值的價格去購買,用11.67元的價格購買500張(跟投信購買至少需500-1000張起跳),卻可在股市用12.64元的價格賣出,每張能賺0.97元。

現在的溢價空間那麼高,若很多投資人都這樣做,那溢價很快就會下來,所以就長期來看ETF的股價都會回到淨值。

不過,為什麼2日的00900溢價這麼高,沒有回到淨值呢?因為如果大家都去跟富邦投信用淨值價大量購買,買的人太多受益人太多(股東太多),但又已經公告要配發每單位1.2元的股息,為了要防止可能沒有錢配發出來或配發的股息變少的狀況出現,2日下午富邦投信官網已經公布暫停申購(投資人不能用淨值價格大量購買)。

因為若是一下太多人去申購,規模變大,就會去稀釋掉投資人的股利,所以暫停申購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作法。

溢價太高但投資人又丟不出手上的籌碼怎麼辦?且追價導致溢價過高,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會讓溢價下不去。陳重銘表示,溢價終究會下去,是因為要除息的關係所以暫停申購,但日期只到8月15日,也就是說16日(00900除息日)之後,倘若溢價還是那麼高,一定會有很多投資人會用淨值價格大量跟投信購買(去賺價差);當有這樣的動作出來的時候,那8月16號之後00900的股價很快就會被打回淨值。

最後,陳重銘提醒投資人一句話:「溢價太高,有貨快出,而且溢價太高絕對不要追,因為追了會受傷。」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 ETF 台股 淨值比 溢價 高股息

延伸閱讀

他嗆:只買金融股等於不懂長期投資? 原因曝光卻反被網狠酸

裴洛西對台股的「三個影響」 專家:台灣是中美之間的棋子...很倒楣

別把「股息」當「利息」 達人:填息才算賺到...不然就是配本金給你而已

00900宣布配息每單位1.2元!今開盤逼近漲停板 溢價一度接10%

相關新聞

想月領10甚至100萬…該選0050還0056好? 達人:是要股息或資產成長

投資朋友就問說:投資市值型ETF有沒有可能月領十萬或者是年領百萬,可能嗎?

2025年00885、00712跟「電動車ETF」值得關注?小童:越南體質還不錯卻被市場冷漠、遭低估黑馬

首先基本上那些常見的ETF,如:00878、00919、0056、甚至0050、006208等等,就不多加贅述,畢竟這些都是屬於大同小異而且家喻戶曉的ETF...

00757自己操作領配息有何不可? 專家「股息領價差在」:買了又賣並非多此一舉

00757為例,2022年2月初的股價只有42.3元,累計最近3年00757的投資報酬率高達143%,比起同時段的台積電含息的90%左右投資報酬率實在高出很多。

00687B、00679B長天期國債殖利率狂飆是聯準會「劇本」? 伊森:降息放緩或暫時停止是現在需求

聯準會仍基本成功達成壓制通脹與就業市場不疲軟的雙重目標下,他們仍然認為現在是風險均衡的狀態,沒有必要冒著壓抑經濟與就業市場的可能性,去進行升息,放緩降息或是先暫停即可達到他們現在的需求。

以00882為例了解「除息知識」…左換右手、填息、參考價? 陳重銘:滿手台股可考慮分散投資

以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為例說明,將在1/17配息0.53元。

00905季配息卻此次不配…如「固定規律」第一季不發?稀飯:重點觀察長期整體績效表現

很多人誤以為「季配息」就等於每季「一定」有配息,但實際上,季配息的ETF每季會進行「收益評價」決定「是否分配收益」,因此,季配息不等於每季都會分配配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