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多管齊下…防身心受虐、經濟剝削、財務侵占

衛福部統計分析,老人受暴類型以精神虐待和肢體暴力為大宗,其他還有經濟剝削、財務侵占或詐取,以及少數性侵害等情形。專家表示,老人虐待涉及管教、財務及長照等不同面向,需結合個人、社區、政府的力量及措施,形成大型社會安全網,讓老虐案件不漏接。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王祖琪表示,老虐事件常常被困在家庭中或是機構內,家庭相較於機構,更難被主動察覺。
王祖琪說,政府提供長照服務,其實能扮演部分提早察覺老虐事件的角色,只是許多老人家仍不願意使用長照服務,她自己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不願使用的原因是「有外人在不自在」。
她認為,長照既能減輕照顧者負擔,又能扮演吹哨角色,政府應想方設法將「界限打破」,否則未來類似事件只會愈來愈多,也期盼政府能用正面的案例,如受暴老人走出陰霾的事件等,鼓勵更多長輩向外求援。
除了察覺肢體或精神虐待以外,經濟剝削也是長者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倡議,長者財務交由專業第三方管理,如金管會推動信託服務等,降低長者因財務引發虐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表示,政府對於老虐務必廣為宣導及推廣,借重社區資源,結合醫政、民政、社政、社福、安養、長照等建立成人保護中心,最後形成大型社會安全網,讓老虐案件不漏接。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表示,衛福部正研擬衛教宣傳,告訴長者面對虐待的三大步驟,告訴自己「受虐不是自己的錯」、「教導孩子尊重長輩」、「即時撥打一一三專線」。而緊急事件時,應立即通報警方,即使是匿名通報,社福人員都會受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