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格陵蘭2/【北極見證人】固守北極站30年 2位科學家的觀測日常

科學家Morten熱愛格陵蘭的一切,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他認為人們不應過度恐慌,而是學習調適,與自然和平共處。記者余承翰/攝影
科學家Morten熱愛格陵蘭的一切,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他認為人們不應過度恐慌,而是學習調適,與自然和平共處。記者余承翰/攝影

北極見證人」的影音報導呈現兩個科學站學者的觀測生活。

晴朗高溫的夏日北極圈,科研跟補給工作的熱度,也達到一年的最高峰。許多科學家選擇康克魯斯瓦格科學家支持中心,當作進出研究格陵蘭冰原的重要據點。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約根•佩德•史蒂芬森(Jørgen Peder Steffensen)展示團隊採集到的冰芯,冰芯是堆疊擠壓的氣候歷史線索,蘊藏千年前火山爆發的證據,都能讓當代人理解,氣候變遷帶給社會的艱鉅挑戰。

此外,團隊遠赴距離格陵蘭本島6小時航程的北極站,紀錄固守當地超過30年的哥本哈根大學資深顧問莫頓‧瑞雪Morten Rasch,他分享周而復始模擬氣候變遷系統的經驗,以及思索如何讓當地獵人與極地科學界合作的核心關懷。

歐萊德公司與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關注氣候危機,此議題倡議者歐萊德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北極 氣候變遷 格陵蘭

延伸閱讀

解凍格陵蘭/採訪團隊前進格陵蘭 影音全記錄

解凍格陵蘭/「看冰往哪融」前進冰山 直擊氣候變遷最前線

解凍格陵蘭紀錄片 紐約首映

世界首例「複製北極狼」誕生滿百天 第二隻近日將出生

相關新聞

直擊格陵蘭暖化前線 冰山分秒崩解 全球迫切危機

「你只要抬頭看窗外,氣候變遷就在那裡。」六十四歲的格陵蘭前總理庫皮克‧克雷斯特說。窗外正是高如大樓的雪白間或泛著藍光的冰...

家在融化 兒時冰雪記憶蒸發

在牧羊人庫努克•尼爾森家的一幀四十年老照片中,表兄賈思伯正趕著羊群,穿越家門前結冰的峽灣,五歲的尼爾森也走在冰上。遠方是...

極地溫室 建造蔬菜室內綠洲

「我本來也想成為Vegan(純素主義者)的。」十八歲少女雅典娜.林思說。就像全世界年輕人吃素以明志:關注環保、動物權、以...

極地群像/研究冰原 北極站像小聯合國

格陵蘭南部小鎮納沙史瓦克人口僅一百廿三人,今年八月初機場旁小旅館舉行晚宴,接待一百卅位由南極一路搭船北上的科學家,人數比...

家園失根/凍土解凍 格陵蘭屋斜跑道崩

格陵蘭大城伊魯利薩特,山坡上一排連棟紅色平房,深灰色的木頭屋頂呈波浪狀,大門前低矮的圍欄歪裂,搖搖欲墜。另一獨棟房子的入...

暖化蝕冰原 雪橇犬30年少一半

六隻體型巨大的格陵蘭哈士奇不斷跳躍、低吼,興奮地期待奔跑。博‧林思一家人熟練為牠們套上韁繩,再綁住越野車準備出發。每天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