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設錯亂?馬斯克才罵沒新意…改口「想買iPhone 15」大讚:美到不可置信

亞運跆拳道/羅嘉翎首戰輕鬆贏 3台將晉8強距獎牌差1勝

最新民調「藍加白大於綠」 柯文哲前幕僚分析關鍵是「他」

解凍格陵蘭/「看冰往哪融」前進冰山 直擊氣候變遷最前線

格陵蘭艾奇冰川的浮冰滿布,讓採訪團隊搭乘的船只能停留在八公里遠,但都能聽見冰川墮入海的巨大聲響,反覆的崩塌也傳遞出氣候變遷的警訊。記者余承翰/攝影
格陵蘭艾奇冰川的浮冰滿布,讓採訪團隊搭乘的船只能停留在八公里遠,但都能聽見冰川墮入海的巨大聲響,反覆的崩塌也傳遞出氣候變遷的警訊。記者余承翰/攝影

「我以為冰山跟山脈一樣,總是在那。但現在抬頭看窗外,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格陵蘭前總理庫皮克‧克雷斯特(Kuupik V. Kleist)憂心忡忡說著,去年北極冰蓋的一場暴雨,敲醒全球警鐘,丹麥暨格陵蘭地質調查局資深研究員威廉‧柯根 (William Colgan)表示,這場突如其來的極端事件,連科學家都沒預測到。他解釋,「看著格陵蘭冰山駛入大海,你就像看著全球百分之一的海平面正在上升一樣。」

「看冰往哪融」是解凍格陵蘭系列的第一篇影音報導,採訪團隊從科學觀測融冰數值,探究格陵蘭融冰對全球的影響,包括遙遠的台灣,其實也備受威脅。此外,永凍土消融讓格陵蘭房子歪斜、道路隆起,徹底改變家園面貌。氣候變遷的狂風,從格陵蘭吹起,在席捲全世界之前,我們紀錄並試圖找出相應解答。

「解凍格陵蘭」採訪團隊前進到格陵蘭的艾奇冰川,這座估算高兩百公尺的冰山,全世界研究極端氣候的專家對其變化極其關注,也可以作為台灣理解氣候變遷的最前線。記者余承翰/攝影
「解凍格陵蘭」採訪團隊前進到格陵蘭的艾奇冰川,這座估算高兩百公尺的冰山,全世界研究極端氣候的專家對其變化極其關注,也可以作為台灣理解氣候變遷的最前線。記者余承翰/攝影
格陵蘭的冰川在夏季約每5到10分鐘崩落一次,大小不一的浮冰在海面上越來越多,關於氣候的逐年變化,格陵蘭居民都可以感受到。記者余承翰/攝影
格陵蘭的冰川在夏季約每5到10分鐘崩落一次,大小不一的浮冰在海面上越來越多,關於氣候的逐年變化,格陵蘭居民都可以感受到。記者余承翰/攝影

歐萊德公司與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關注氣候危機,此議題倡議者歐萊德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格陵蘭 氣候變遷 北極

延伸閱讀

他捕獲「3.5m巨大半盲怪鯊」竟是史上最老動物 專家見特徵驚:能活500年

釣客意外捕到180公斤巨大比目魚 拖不上船只好「跳海合影」

直擊暖化北極圈:極圈18度熱到穿短袖、蚊蟲激增

並非完全沒風險 權威期刊揭專家對褪黑激素補充劑的疑慮

相關新聞

直擊格陵蘭暖化前線 冰山分秒崩解 全球迫切危機

「你只要抬頭看窗外,氣候變遷就在那裡。」六十四歲的格陵蘭前總理庫皮克‧克雷斯特說。窗外正是高如大樓的雪白間或泛著藍光的冰...

家在融化 兒時冰雪記憶蒸發

在牧羊人庫努克•尼爾森家的一幀四十年老照片中,表兄賈思伯正趕著羊群,穿越家門前結冰的峽灣,五歲的尼爾森也走在冰上。遠方是...

極地溫室 建造蔬菜室內綠洲

「我本來也想成為Vegan(純素主義者)的。」十八歲少女雅典娜.林思說。就像全世界年輕人吃素以明志:關注環保、動物權、以...

極地群像/研究冰原 北極站像小聯合國

格陵蘭南部小鎮納沙史瓦克人口僅一百廿三人,今年八月初機場旁小旅館舉行晚宴,接待一百卅位由南極一路搭船北上的科學家,人數比...

家園失根/凍土解凍 格陵蘭屋斜跑道崩

格陵蘭大城伊魯利薩特,山坡上一排連棟紅色平房,深灰色的木頭屋頂呈波浪狀,大門前低矮的圍欄歪裂,搖搖欲墜。另一獨棟房子的入...

暖化蝕冰原 雪橇犬30年少一半

六隻體型巨大的格陵蘭哈士奇不斷跳躍、低吼,興奮地期待奔跑。博‧林思一家人熟練為牠們套上韁繩,再綁住越野車準備出發。每天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