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領袖全缺席 岸田弔唁外交受挫 安倍遺孀無法原諒兇手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儀式27日落幕,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等G7國家領袖皆未出席,讓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的「弔唁外交」大打折扣。
岸田文雄原本想藉由這次國葬親近各國政要,延續安倍晉三的外交路線,不過岸田的「弔唁外交」隨即面對現實挑戰,一方面西方大國未如日方預期由現任執政領袖赴會,即使是最重要盟友美國,也僅由副總統賀錦麗而非總統拜登帶團,層級不及另外兩名任內去世的前首相大平正芳和小淵惠三的「內閣-自民黨合同葬」,後兩者分別由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和柯林頓赴會。
原先表態願出席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最終分別以「預定處理國家內政」為由推卻和以應對風災為由臨時取消行程。換言之,G7並無友邦的政府首腦與會,只有G7非正式成員的歐盟由頭號人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參與。
岸田從9月26日到今天,總計將跟超過30個國家領袖等人會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到9月29日止,也將跟20國以上的外交部長等人會談。但是首相官邸人士「苦笑」承認:「(出席名單)往好了說,並無亮色,很難說是豪華陣容。」
以研究國葬聞名的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宮間純一也以大平正芳和小淵惠三合同葬的弔唁團規模為例,質疑「以外交理由強推國葬的理由並不成立」。
觀察家表示,目前日本跟美國走得很近,所以各國元首在看待日本外交政策時,恐怕會考慮到跟美國的關係,加上日本本身的外交政策沒有特別突出,不會跟美國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岸田文雄希望可以跟各國政要拉攏關係的同時,各國政要卻是在思考,只要了解美國的外交政策就行,跟日本的外交互動可能就不是很重要,除非未來岸田文雄的外交政策跟美國有部分脫鉤時,或許各國政要會更加重視與日本的互動。
此外,安倍晉三遺孀安倍昭惠首次公開談到她對安倍遇刺事件的感想,除了對亡夫的哀思,也表示「無法原諒槍手山上徹」,「他犯案前為何沒有人可以跟他聊聊或者有地方讓他可以傾訴,槍擊案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