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國葬 爭議聲中走最後一程

日本故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廿七日於東京武道館舉行,這是日本繼前首相吉田茂後時隔五十五年再度舉辦國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印度總理莫迪等二百一十八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七百多位領袖及代表出席。場外逾萬民眾排隊等待獻花,但日本各地都有反國葬的抗議活動,支持和反對國葬群眾在場外互相叫陣。
國葬在日本國內引起的兩極化反應不約而同成為國際媒體報導的標題,紛紛以「引起對立、分歧、爭議」報導安倍國葬新聞。
共同社記者廿七日在北京外交部記者會詢問此事,發言人汪文斌回答:「日方應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此前所作嚴肅承諾,嚴格按一個中國原則處理相關事宜,不得為台獨分子藉機搞政治操弄提供任何舞台和機會」。
武道館會場布置簡約但氣氛肅穆,矗立的黑色布幕正中央懸掛巨幅安倍遺照,環繞會場的照片牆收集他的從政點滴。
穿著喪服的安倍遺孀安倍昭惠,捧著亡夫骨灰入場,神情哀戚。菅義偉致悼詞時數度哽咽,他提到:「很多廿、卅多歲的民眾來獻花,這些年輕人、未來的領導人,他們懷著仰慕之心,來送你最後一程。」昭惠則頻頻拭淚。
賀錦麗表示:「他致力於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我們珍視且支持這些原則,這是形成盟邦關係的聯繫之一。」
安倍七月八日赴奈良縣,為自民黨參議員候選人站台進行街頭演說,遭男子山上徹也持自製手槍從背後開槍擊中要害,送醫不治,享壽六十七歲。
「每日新聞」民調顯示多達六成二的受訪者反對國葬,主因之一是費用驚人。國葬儀式包含維安警力在內,初估花費約十六點六億日圓(約台幣三點七億元),輿論質疑通膨飆升之際,公帑應優先用於改善民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