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堅論文案揭穿「回流教育」 學者:大學愛收「官大的人」

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事件延燒,甚至爆出中華大學現任董事長便是民進黨發言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溫偉群指出,民進黨在野時高喊「黨政軍退出校園」,民進黨發言人卻是大學董事長,非常不適當。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桂宏誠表示,大學都喜歡收「官大的人」,陳菊、蘇嘉全都是一邊當官一邊唸碩士專班,搭起官商交流互利的平台;但官愈大責任理應更沉重,又何有餘力和時間為推展公務而進修「充電」?
桂宏誠表示,政治人物碩士論文遭控抄襲,揭開了我國「回流教育」不甚光明的真相。他提到,林智堅是民選政務官,民選首長也並非終身職,而是「流水的官」,選上後理當直接替選民服務,與一路做到退休的公務員「在職進修」是不同概念。
這些民選首長、政務官為何要在職進修?桂宏誠認為背後目的恐怕不單純。他提到,每間大學都喜歡收「官大的人」,不僅能打開學校知名度,學校和政治人物相互在需求和供給能達致「最適狀態」,藉社會化培訓名義,間接搭起官商間交流互利的平台。
桂宏誠舉例,陳菊當年是在高雄市社會局長,而蘇嘉全是屏東縣長時,以在職政務官和民選首長進入中山大學同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的同學,畢業後也順理成章獲得傑出校友的頭銜,這是入學前就已「注定會得」的事實。但政務官隨時可被免職,民選首長任期四年,本應都「準備好了」才得到職務,要在期限內實現政見尤須全力以赴,又何有餘力和時間為推展公務而進修「充電」呢?
桂宏誠直言,「流水的官」熱衷在職進修的現象,也凸顯權勢、資源、利益和輕鬆「洗學歷」是供需雙方的誘因。也因此,不難從他們撰寫的論文中讀出是靠「權力助念」獲取學位,「吃學位」而無官箴的自覺亦不在話下。
溫偉群則認為,大學應重視多元化、鼓勵各界人士都來修課;學校希望爭取良好的社會互動、找到傑出校友和學生來源也無可厚非;但論文的把關不應因學生扮演的社會角色而有所不同,抄襲、引用不當、把他人資料變成自己的成果都是犯規,不能因為學生是大官就輕鬆放過。
以林智堅的中華大學論文為例,溫偉群認為,學位論文和一般論文是不同的概念;學位論文必須是單一作者、必須證明作者有獨立研究的能力,不能因為曾經參與討論就可以共享成果。而論文重複率二成、三成就很驚人,達到八成更是不可思議。
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培哲認為,林智堅論文事件背後的「政學勾結」是教授個別問題、而非學校問題,因為大學必須尊重教授的獨立性,教授必須負起把關責任。台大昨緊急公布即起。即日起將要求所有碩、博士畢業生的論文在提交時均需進行原創性比對,並請指導教授檢視論文原創性比對結果後,始完成離校程序。他認為這是「不得已的作法」,該做但令人遺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