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批政學勾結 恐將林智堅打回原形

台師大退休教授林保淳指出,林智堅論文事件是台灣社會典型的「政學勾結」。政治人物藉學者「洗學歷」累積政治資本,學者則藉政治人物掌握資源、期待有天可以「滿足官癮」。背後則反映台灣選民迷信政治明星和學歷的迷思,以及學術界的日漸墮落。
林保淳說,中華大學是新竹政治人物最喜鍍金的一所私立大學,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二○二○年就曾提出質疑,但非針對林智堅;林智堅參選桃園市長,想必也知其中華大學碩士學歷會遭到嚴格檢視,因此一周前便藉媒體將其掩飾成已遭澄清的「舊聞」,還拉徐永明下水模糊焦點,甚至祭出國安會將進行介入調查,想藉寒蟬效應堵悠悠之口。
林保淳分析,林智堅中華大學的指導教授是賀力行,基於護犢及自清,以林智堅「曾參加討論」為由搪塞,但「參加討論」就可大剌剌將上繳國科會的研究報告據為己有?
林智堅在就任新竹市長期間攻讀台大國發所在職專班。林保淳分析,新竹市長公務倥傯還得分心上在職專班,就是因他被民進黨視為明日之星,看準「選民就是吃這一套」。
林保淳形容這次「兩案齊發」,向來在媒體被人設成精明幹練、才俊青年的林智堅,極可能就此打回原形。但民進黨勢必會極盡其可能駁斥護航,甚至施以政治壓力務求擺平。台灣學術界能不能堅守學術倫理、堅持學術風骨,「就看這一齣戲了。」
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王翔郁說,碩博士論文是學生展現「獨立」研究成果,因此碩博士論文學生是單一作者,最後要向口委報告結果;即使碩博論文是研究生和指導老師團隊創作,應自團隊研究中切出一塊,並「獨立」發展成學位論文,如不同研究對象或改良問卷再施測,但仍要標註,並適當引用。
王翔郁翻閱林智堅的論文與竹科期末報告,發現不僅多個段落相同,就連研究結果(Model Fit適配度,SEM)根本是同一個研究。他直言,「這根本不只是抄襲,而是剽竊研究結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