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公民/俄烏戰爭入題 非選題大魔王不易拿分

分科測驗今天稍早結束,最後一節考公民,台北市解題教師群表示,今年公民科中間偏難、非選題偏難,多要求學生由題文擷取關鍵資訊,並自行分析題文概念、形成論述,不容易拿分。
台北市解題教師群成功高中教師蘇青葉表示,今年公民科選擇題難度中間偏難,非選題則偏難,題數雖比往年少,但增加手寫混合題與探究實作題,學生可能需要更多時間進行題文判讀。
蘇青葉分析,今年探究實作題如題組第21至23題,考驗學生在探究四項能力中的分析與詮釋資料能力,透過公共議題探究,從圖文中推論國際禁用核武條約下對台海關係的影響,以及因國際衝突加深社會資源的結構性不平等現象。此外,今年混合題和非選題均偏難,占總分36分,多需要學生由題文擷取關鍵資訊,並自行分析題文概念、形成論述,考生確實不容易拿分。
今年公民科也有部分疑義題,蘇青葉談到,手寫題36題同時討論基本工資與勞動市場供需變動,但課綱中學生並未學習到二者的同時變動影響,要立即從題文與圖形中判讀正確答案,恐有困難。再者,第2題題目敘述所提供的資訊不足,也難以於短時間內做正確判讀。
闈場內教師評析,今年公民科著重高層次整合應用能力,多是考驗學生就題文或題幹中的答案情境找線索,推理出最適當的原因或解釋,部分試題如第41至44題採用四位學者理論,都需要考生文本資料閱讀統整,了解表達脈絡方可作答。
此外,今年探究與實作也首度加入公民考科。闈內教師談到,探究與實作透過發現問題、蒐集資料,再分析詮釋並總結反思,今年各種試題也善用引導探究方式,如1、3、5、7、24、37題都要求學生依線索推論,推知可能選項。41題則要求學生選出哪一項論述可反駁乙學者,要求考生換位思考,並要判斷資料作為佐證的正當性。
再者,闈內教師也認為,今年公民科也著重跨域出題,題目社、政、法、經相互交織,如跨國同婚立法爭議與審議民主精神結合,國際禁核議題則和社會階層概念融合。
闈場內學生則表示,今年法律題偏重重要憲法解釋和思辨,如題組19至20題則討論同性婚姻議題;政治經濟方面則多結合時事,如第16題,則討論俄烏戰爭後盧布貶值議題。試卷中間偏難,需細讀課本並熟記內容,謹慎作答仍可得高分。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