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憂醫療電價漲14%恐引發掛號費漲潮 為偏鄉請命再議
經濟部上周拍板4月起工商民生用電全漲價,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今天與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傅振輝、李俊億舉行記者會,指醫療機構非營利,調漲14%電價對營運衝擊大,恐連帶影響掛號費,讓中型醫院不敢漲又不能不漲。
陳昭姿指出,衛福部3月4日才公告廢止「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取消醫療機構掛號費上限,很多醫院因此調升新台幣170元到500元,國人就醫負擔大幅增加。
陳昭姿指出,上周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通過調漲電價平均11%,醫院作為「高壓及特高壓產業用電」產業,調漲14%,營運負擔又增加,但政府僅單方面宣布卻缺乏相應措施,許多醫療檢測設備、維生儀器、開刀房、病房都需24小時用電,齊頭式的假平等有失公允,應將醫院內用電進行細部區分、分別計價,針對醫療區、商店餐飲區等用電分別計價與調整費率,才是妥適之道。
陳昭姿批評,用齊頭式的平等來調整電價是非常不合理的決定,也讓原本營運就辛苦的地區中型醫院雪上加霜,病床數越少衝擊越大,應有所區別,否則可能增加很多中小型醫院倒閉的風險,受害的還是國人。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表示,2022年至今,地區醫院因為屬於高壓及特高壓產業用電電價,2022年、2023年已經分別調漲15%、17%,現在又要再漲14%,過半區域醫院恐在生死存亡間載浮載沉,甚至滅頂關門,或不得不被迫減縮醫療服務。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地區醫院醫務收入遠不如大型醫院,加上近年薪資調漲、藥品和醫療器材成本因通膨增加,現在又要再承受累積46%,恐成壓垮地區醫院的最後稻草。
傅振輝指出,以100床左右的地區醫院每月用電約為20萬度、電費約70餘萬試算,每年恐將增加300萬元電費支出。傅振輝舉例,包括核磁共振等常見檢測儀器,若醫療利用率不夠,恐因人數太少不敢開機,或為省電減少照明,對醫療品質造成隱憂。
李俊億表示,開刀房等需長時間維持20度以下溫度,很多儀器也需24小時開著,調漲電價對醫院造成很大的負擔,希望政府能針對醫院規模、地理位置、營運情形等進行考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