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變了…中壯年多挺極右派 仇外、種族主義主張成新常態

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法國人終究還是質疑極右派國民聯盟候選人瑪蘅.雷朋,多數人投給了中間派現任總統馬克宏。不過從五成八對四成一的得票率來看,馬克宏比五年前減少超過七個百分點,雷朋支持率則相對暴增。極右派得票率首度突破四成,顯示法國變了。
BBC報導,一些選民說,這次人們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一名58歲的律師24日在巴黎投了馬克宏後說,馬克宏應傾聽困苦民眾的心聲,因為未來五年憤怒很可能只增不減。一名穆斯林女性選民說,她投馬克宏是出於「別無選擇」,必須藉此擋住威脅移民的雷朋。
在巴黎戰神廣場慶祝馬克宏勝選的一名金融業從業人員,拿著法國國旗及歐盟旗幟說,雖高興馬克宏勝選,但對極右派得票那麼高感到不安。
這場選舉讓許多歐洲盟國和投資人鬆了一口氣,特別是在俄烏戰的態勢上,法國將延續原本抗俄挺烏立場。選前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領袖罕見地公開支持馬克宏連任,他們不希望在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後,再看到疑歐派出掌歐洲大國。
但馬克宏勝選的差距,從上屆的32個百分點縮減近半,意謂他的民意基礎在流失。人們討厭他的高冷、與平民脫節,未來他推動的退休制度改革等措施無論在街頭或議會可能都將面臨強力抗爭及反對,造成社會更加分裂。
紐約時報指出,「法國已經變了」,從第一回合投票結果已可看出,法國政壇出現三個板塊,極左、中間、極右,而且在首輪投票中,雷朋在35歲至59歲族群得票率高居第一,馬克宏只在60歲以上族群得票率領先。
若將時間序列拉長,更能顯示極右派的成長。2002年,雷朋的父親在總統大選第一輪只拿到18%選票,如今雷朋有四成以上支持率;她的仇外、種族主義等主張,已是法國新常態。二戰以來維持西歐和平與整合的種種體制,已遭受愈來愈多質疑。
華盛頓郵報也說,歐洲極右勢力抬頭,馬克宏的勝選究竟是讓趨勢扭轉或僅是短暫減緩,還有待觀察。
馬克宏選後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6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他的共和前進黨必須拿下多數,才能推動他的各項政策。共和前進黨目前在國民議會577席中占308席,選民一般傾向支持總統所屬政黨候選人,但今年馬克宏勢必面臨極右派強力挑戰,且需擺平同陣營一些重量級對手,例如曾任馬克宏政府總理的菲利普,已另立政黨「地平線」。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