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等嘸碳稅規畫 學者批各部太保守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最新減緩報告。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說,台灣目前只提二○五○年淨零,沒有中間路徑,需要由溫管法及其他法律落實,但各部門策略及目標太保守,甚至「扯後腿」,如財政部遲未提碳稅規畫,更新造林及永續森林經營等也要加強,若各部門不積極,恐難達到二○三○年減半、二○五○年淨零目標。
台大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林子倫說,台灣淨零架構基本上有呼應到IPCC報告,包括科技布局、法治架構、基礎行為改變;至於減碳政策及目標如何確保落實,台灣不能只依賴溫管法,如建築、交通、能源管理等領域,都要有不同法律架構進入。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則說,IPCC報告首度以專門章節討論需求面解方,如減少肉食、延長產品使用年限、使用自行車,習以為常的節能減碳行為可帶來四至七成減量,但不能只靠道德訴求,需要政策設計及社會氛圍營造。
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說,IPCC提出個人消費行為有六十個深度減碳行為,交通運輸最有潛力,如步行、自行車再搭配運具電動化;貨車對交通排碳影響大,可惜台灣淨零路徑未提具體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