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遠離豪雨仍炸全台!各地明防大雨 這日前再有熱帶低氣壓發展

台積電嘉義廠疑挖過人類骸骨…2個月內3傷亡 民俗專家示警了

剛擺脫「黑戶」21歲青年兵役怎辦?中市府:若在學可延期徵集

賴清德將228歸咎蔣中正 台派教授:忽略事件複雜性

賴總統228致歉的文稿,遭到多方學者、前立委的批評。圖/總統府提供
賴總統228致歉的文稿,遭到多方學者、前立委的批評。圖/總統府提供

針對總統賴清德228致詞時,將228事故發生的原因歸咎於「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來台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學者張璉指出,如此說法太過簡化228事件的前因後果了,前藍委蔡正元認為,蔣介石的錯誤是任命不會治理的陳儀擔任行政長官;前綠委沈富雄也說,228有族群鬥爭的成分,賴清德不該掩蓋部分真相。

賴總統忽略了228複雜性

總統賴清德2月28日出席228事件78周年中樞紀念儀式致詞時曾提到,228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是族群衝突,現在追思紀念也不是在製造族群衝突。228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來台灣統治,犯下的「滔天罪行」。

賴總統的發言引發許多人討論,許多人認為幫賴擬稿的人該打屁股。連立場偏台派的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都發文指出,228事件發生於1947年,而國共內戰大敗則是1949年,兩者有明顯的時間落差,賴的說法也忽略了事件的複雜性。另外,整起事件的鎮壓主因,是國府認為台灣發生「叛亂」,而非蔣介石擔憂失去整個中國,而鎮壓台灣。

時間對不上

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則說,1947年2月28日蔣介石正在準備進攻延安,他有什麼理由想到自己會敗戰?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期間的三大戰役,蔣介石嚴重失利,才開始準備撤退。

另外,是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不會治理,結果引起暴動;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也指出,228有族群衝突成分,賴不應該刻意忽略。

東華大學歷史系的退休教授張璉指出,當年國民政府為了接收及戰後重建,從大陸選派交通、民生及媒體等各領域的青壯、單身公務員菁英來台,以當時留下的公部門而言,台籍人士因在殖民體制下尚無擔任各領域的中高階領導職務,戰後初期多半由大陸來台外省人或留台日人擔任主管,難免埋下台籍士人階層不滿的遠因。

簡化解釋無助融合

張璉說,當時國民政府面對台灣發生動盪,當然要介入處理,然而綠營將蔣中正定義為元凶,太過簡單化了歷史。228事件經過近30多年來的簡化詮釋,如今40歲以下民眾多半已經接受這種歷史解釋。

張璉認為,這種因政黨立場偏執而產生的一條鞭式解釋,恐怕無助於誠實呈現真實的歷史,對族群融合也無弭平效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賴清德 蔣中正 蔡正元 沈富雄

延伸閱讀

賴總統本周登場挺大罷免?綠委:現在還不是出馬時刻

賴清德二二八談話強硬 朱立倫:綠執政17年 還想挑起仇恨

賴清德指蔣介石228元凶 曾文水庫震倒蔣公銅像處置情形曝

賴清德二二八談話強硬 許宇甄:歷史傷口再次被撕裂

相關新聞

林右昌稱國民黨恐怖愛人不值再愛 朱立倫:民進黨每天情勒不做事

藍營在台中為反罷免造勢,喊出「再愛我一次」,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早在新北汐止說,「恐怖愛人不值得再愛一次」。國民黨主席朱...

陳佩琪轟大罷免如綠共獨裁 喊話小草726投票反惡罷

首波大罷免投票進入倒數一周,民眾黨今天即將舉行反惡罷活動,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表示,在野黨監督執政黨天經地義,不...

台南嘉義風災嚴重 傅崐萁宣布: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院提救災特別條例

丹娜絲颱風日前重創南部,造成台南、嘉義上萬戶受災,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要求行政院盡快提出緊急救災特別條例,「如果行政...

韓國瑜花蓮站台傅崐萁 轟民進黨大罷免「政治大屠殺」把反對黨殺光光

大罷免投票進入最後黃金周,立法院長韓國瑜今來花蓮助陣立委傅崐萁,韓國瑜說,民進黨用國家資源把藍軍立委全部罷免,這不是民主...

江啟臣、顏寬恒等5藍委罷免案全數成案 中選會宣布823投票

中選會今開委員會議中審定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罷免案結果成立,中選會表示,將函請被罷免人於文到...

不去東非了!趙少康:726留在台灣反惡罷 肯亞長頸鹿勸我趕快宣布

726罷免投票在即,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卻傳將前往東非旅遊,因此726恐難投下不同意罷免,力保其選區的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也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