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介體驗南科通勤塞車苦 黃偉哲以智慧科技省時11%

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今天上午騎機車實際走南科通勤路線,體驗上班族痛苦、了解相關路況;台南市交通局表示,市長黃偉哲重視交通議題,任內市府導入AI影像辨識、車聯網技術、雲端運算等智慧交通科技,加快紓解車流,並推動6大路廊專案改善計畫,上、下午尖峰旅行時間節省逾11%。2023年將再針對大台南多條易壅塞幹道,建置42組智慧號誌,預計能讓用路人節省10%旅行時間,行車更暢快。
針對謝龍介今天體驗的南科通勤路線,也在交通局6大路廊推動專案改善計畫中,已完成永康區中正北路及小東路、東區東門路、南區大同路及健康路、新市區新港社大道等六大易壅塞路廊,提出周期延長、左轉紓解、警力疏導、智慧交控等四大改善策略,成效顯著,上午尖峰旅行時間節省11%,下午尖峰旅行時間節省12%。
另外,舊城區中西區成功路以南、金華路以東、健康路以南以及北門路與大同路以西區域內14條易壅塞主要幹道110處路口動態號誌系統,更是全國首創導入AI辨識路口交通流量並應用於路網動態號誌的系統,實施後提高區域內14條幹道的平均速度,通過幹道所需的平均時間最高可節省達11.7%。
明年將再建置市道180小東路-復興路廊智慧動態號誌沿線4公里25組智慧號誌、安定交流道號誌協控系統及市道178智慧號誌沿線3.8公里共17組智慧號誌,預計節省10%旅行時間。
交通局表示,在各項智慧科技的應用上,最重要的是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的資訊整合、雲端運算和即時監控功能。交通中心透過蒐集車輛偵測器車流數據、道路施工訊息、車輛事故等資訊,並結合google旅行時間分析市區道路壅塞程度,即時地依據車流現況增加路口綠燈秒數,藉此改善市民最受困擾的塞車問題。
交通局指出,除了AI車流辨識、路況監控來推動智慧號誌系統外,也引進了車聯網技術建立「緊急車輛優先號誌系統」,在成大醫院與奇美醫院之間,結合公車路線建立優先號誌系統,自動偵測通過的公車和救護車,給予適當的綠燈通行權和延長綠燈秒數。
實施以來除了讓民眾搭乘公車的時間節省13%,也讓救護車在綠燈通過路口的機率提高51.6%,換算平均救援時間可減少37秒,大幅提升在救護車上進行心肺復甦術的緊急傷病患者生存機率,同時降低車禍事故發生機率。目前正在規畫建立安南醫院周邊「緊急車輛優先號誌系統」,明年可完成並上路實施。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不論是壅塞問題或是安全問題,交通局都仍會持續地努力,讓改善成果逐步顯現,讓市民對交通的改善有更多的肯定。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都市發展相當早,城市道路拓寬及挖掘地下道都不容易,且缺少捷運系統,所以車流特別多,尤其上下班時間最容易塞車,為了解決交通壅塞,市府導入智慧交通科技,例如AI影像辨識、車聯網技術、雲端運算等,盼能加快疏解車流,也讓用路人便捷取得用路資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