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縣市長候選人的一份考卷 環團籲支持環境保護

地方大選將至,環團今天在立法院公布「給縣市長候選人的一份考卷」,要求各縣市首長候選人針對再生能源、國土規劃、氣候變遷、生態保育等25項環團共同訴求直接表態,希望選出「環境優先」的候選人,未來將這些訴求落實到各縣市,確保台灣環境受到保護。
台灣環境聯盟會長葉國樑表示,縣市長施政理念影響各縣市的環境保護、人民生活福祉,現在環境政策已是顯學,希望支持具有環保理念的候選人,今年11月26日將舉辦地方大選,全台13個關心環境議題的NGO共同提出「25項環保團體共同訴求」,並彙整成認同書,上周已經寄送給各縣市候選人,之後會陸續收回認同書,並在選舉前公布各候選人認同狀況。
25項共同訴求,包括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推動、公害防制、基礎生活設施、國土規畫與環境資源管理、綠色生產與消費、氣候變遷因應、生態保育、公眾參與,要求各縣市候選人表態是否認同,或保持中立態度。
台灣環境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環境事務是公共事務,盼政治人物具有環保理念,並採納環團提出的訴求做為政見、為台灣人民代言,經由選舉管道,可選出「環境優先」的候選人,確保台灣環境受到保護;25項共同訴求納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及非核家園,希望透過縣市首長決心和努力,成為落實到台灣各地的施政措施,未來也會依照這些訴求,進行縣市政府在永續環境施政上的評量。
此外,今年地方大選合併舉行史上首次修憲公民複決,同意票門檻高達965萬張,施信民表示,修憲工程非常艱難,過去多次提出環境權入憲的主張,希望人民享有安全、健康、乾淨、永續、舒適的生活環境權利,此次好不容易有修憲討論,但立法院沒有將環境權納入修憲投票,有些遺憾;所幸18歲公民權可得到各黨派同意支持,若沒通過很可惜。
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表示,18歲公民權修憲同意票門檻相當高,幾乎是歷史未見,無論各界政治立場為何,都應該站出來對18歲公民權投下贊成票,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議題、環保議題,要通過公民複決的過程相當不容易,希望此次可以為台灣民主文化投入下一個里程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