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oogle Pixel 8系列變好貴!最高漲6910元…價格全曝光!Google Store預購禮一次看

美股債現況極像1987翻版 Fed鷹轉鴿不遠了?

蔡適應車隊掃街 為市民做好四大主軸政見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蔡適應表示,基隆市有今天的建設和改變,是全體基隆人共同打拚的結果,他會盡全力實現四大主軸政見,也會透過基北北桃首都生活圈的溝通平台,爭取基北通勤月票的實現。

蔡適應說,林右昌過去帶領基隆前進,他當林的幫手,共同完成了很多事情。包含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這些計畫都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全執行,所以要跟市民朋友說,他提出的四大主軸政見,就是要來將基隆初步完成的雛形,成長為擁有基隆特色的樣子。

蔡適應四大主軸政見分別是市港再生標竿計畫2.0、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2.0、海洋門戶計畫、基隆捷運和TOD導向的開發計畫。他說,這四個政見首先改造基隆的港區,讓軍港遷移騰出東岸的商業開發空間,透過市港再生和大基隆歷史場景,讓港區的景觀改變,活絡經濟發展,日前港務公司分別在東岸和西岸,都辦理招商說明會,吸引國內外企業來關注。

蔡適應表示,明年郵輪回到基隆後,相關的旅運、報關、貨運、補給產業,也會受到帶動與影響,港區活絡之後成為海洋的國家門戶,再透過中央主導基隆捷運建設,以及TOD導向開發計畫,讓東台北內湖、南港、汐止的企業,可以加速基隆河谷廊帶的產業發展,這樣基隆就能得到全面性的成長,而他會努力來實現他的政見。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蔡適應與基隆市長林右昌,連日以車隊掃街,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蔡適應競選總部提供

2022大選 基隆市選舉 蔡適應 基隆捷運 郵輪

延伸閱讀

百工百業後援會+10 蔡適應人氣強強滾 訴求延續光榮

50年威海營區走入歷史開拆 將朝商業開發東岸大翻新

號次抽籤/基隆市長選舉謝國樑1號、蔡適應3號 藍綠遊行大車拚

尼莎颱風土石流及崩塌復建 林右昌:受災最優辦法協助

相關新聞

圖表/這些縣市驚奇翻轉!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一次看

2022九合一選舉今(26)日進行投票,除了六都市長選情備受外界關注外,新竹市長、苗栗縣長戰況同樣打得激烈,《聯合新聞網》整理出詳細數據,帶讀者一次掌握本次和2018年相較的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

台南市長開票結果/謝龍介承認敗選 請支持者未來4年疼惜黃偉哲

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今晚7點宣布敗選,恭喜黃偉哲連任成功,他說,雖然就差那麼一點,有遺憾,但台南沒有瓦解的本錢,籲...

新北市長即時開票/大贏林佳龍超過40萬票 侯友宜晚間8點到場致詞

九合一大選持續開票中,新北市長侯友宜陣營稍早表示,侯友宜得票數104萬票,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約62萬票,侯友宜大...

嘉義縣長開票結果/翁章梁宣布當選連任 4年落實轉型農工大縣巷

尋求連任的綠營嘉義縣長翁章梁,晚間7點半自行宣布當選,他以過半逾13萬票贏國民黨對手王育敏,超越上次得票率50.95%,...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徐定禎自行宣布敗選 強調尊重縣民選擇

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晚間7點左右宣布敗選,他強調美好的一仗已打完,他尊重縣民的選擇。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得票數突破10萬!鍾東錦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

苗栗縣長選舉無黨籍縣長候選人鍾東錦得票數一路領先,晚上6點30分突破10萬票,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他表示選舉以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