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I類股狂飆 台積電ADR、輝達放空投資人慘虧近3000億

凶刀砍到變形…香港商場恐怖凶案 傳為丈夫懷疑妻子出軌起殺心

治安、政見雙戰場 新北藍綠激烈交火

新北市長侯友宜選舉辦公室昨天細數林佳龍提出的政見,估算市府每年至少要多花300億元,把市民當「盤子」。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選舉辦公室昨天細數林佳龍提出的政見,估算市府每年至少要多花300億元,把市民當「盤子」。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長選舉藍綠昨針對政見、治安激烈交鋒,侯友宜競辦批林佳龍政見每年得多花300億元,把市民當「盤子」。林佳龍競辦回擊,藍營主政12年毫無突破,侯友宜只要少辦幾場活動,就能省下很多錢做市政;治安也交火,林陣營批「關公市長」變「公關市長」,侯友宜則反駁,新北治安常在六都排第一,國家也頒發國家警光獎給新北治安肯定。

侯友宜選舉辦公室昨天細數林佳龍連日來提出政見,估算市府每年至少要多花300億元,但新北市人均預算一年不到1萬,位居六都最後,林佳龍不向執政黨建言解決根本問題,把市民當做「盤子」,只顧自己當「阿舍市長」。

市議員參選人呂家愷指出,包含每月500點綠色交通點數238億元、智慧觀光周遊券25億元、10萬青年成家基金20億元、老人假牙補助5億元、提高重陽敬老金3.3億元、舊市區老屋整建1.5億元、客家局預算加倍1.2億元、敬老卡增加至600點要9.5億元等,質疑林佳龍「錢要從哪來?」

侯友宜選舉辦公室發言人吳亮賢表示,林佳龍說若選他當市長,「中央地方一條龍,建設沒問題」,難道是政黨才是決定中央補助的關鍵?立委洪孟楷問,是否願意讓正國會委員推動統籌分配款修法,共同照顧400萬名新北市民。

侯友宜則說,其實政見最主要是要能夠實現,主要還是要好好做事情,拿出實際的成績才是最重要。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左起)、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律師賴中強等人昨舉行記者會,批評警界出身的侯友宜,在治安問題上神隱。記者曾原信/攝影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左起)、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律師賴中強等人昨舉行記者會,批評警界出身的侯友宜,在治安問題上神隱。記者曾原信/攝影

林佳龍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李坤城回應,謝謝侯陣營整理出林佳龍希望推動而侯友宜不願意推動的政策,各項青年、長者、幼兒政策在市府預算中增加相當有限,少辦幾場活動就有了。

李坤城提到,綠色交通是全世界淨零排碳的重要路徑,這也是侯陣營花大錢舉辦論壇的宣傳之一,只願意砸錢宣傳,卻連功課都不做。侯團隊在過去侯市長領導主政下的12年來,新北毫無大突破的政策,升格後無法升級,展現新北大格局。

治安問題雙方也交火,新北黃姓男子日前被警方誤認成通緝犯,遭警毆打。台灣教授協會昨天偕同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等人,批評新北市治安滿意度在六都中排在末段班,治安不好。市議員戴瑋姍更批評侯友宜從讓壞人敬畏的「關公市長」,現在變成只重包裝形象的「公關市長」。侯則回應,新北治安在各項民調評核上,常在六都排第一,國家也頒發國家警光獎給新北肯定治安。

2022大選 新北市長 侯友宜 林佳龍 呂家愷 重陽敬老金 羅致政 正國會 洪孟楷

延伸閱讀

遭批政見撒幣 林佳龍競辦:新北砸錢宣傳不手軟

侯友宜陣營批林佳龍撒錢當盤子 林團隊駁活動才花太多

治安排名跌到第17名 議員諷侯友宜關公市長變公關室長

新北鶯歌競總成立 林佳龍大推蘇巧慧政績

相關新聞

圖表/這些縣市驚奇翻轉!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一次看

2022九合一選舉今(26)日進行投票,除了六都市長選情備受外界關注外,新竹市長、苗栗縣長戰況同樣打得激烈,《聯合新聞網》整理出詳細數據,帶讀者一次掌握本次和2018年相較的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

台南市長開票結果/謝龍介承認敗選 請支持者未來4年疼惜黃偉哲

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今晚7點宣布敗選,恭喜黃偉哲連任成功,他說,雖然就差那麼一點,有遺憾,但台南沒有瓦解的本錢,籲...

新北市長即時開票/大贏林佳龍超過40萬票 侯友宜晚間8點到場致詞

九合一大選持續開票中,新北市長侯友宜陣營稍早表示,侯友宜得票數104萬票,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約62萬票,侯友宜大...

嘉義縣長開票結果/翁章梁宣布當選連任 4年落實轉型農工大縣巷

尋求連任的綠營嘉義縣長翁章梁,晚間7點半自行宣布當選,他以過半逾13萬票贏國民黨對手王育敏,超越上次得票率50.95%,...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徐定禎自行宣布敗選 強調尊重縣民選擇

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晚間7點左右宣布敗選,他強調美好的一仗已打完,他尊重縣民的選擇。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得票數突破10萬!鍾東錦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

苗栗縣長選舉無黨籍縣長候選人鍾東錦得票數一路領先,晚上6點30分突破10萬票,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他表示選舉以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