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教師節 賴香伶提出四大訴求回歸教育本質

9月28日是教師節,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宜蘭縣長參選人陳琬惠、和竹北市長參選人林冠年,共同舉行記者會,提出教育政策,共同訴求回歸教育本質、平衡財政紀律。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保障教師權益,就是保障學生教育品質。而教育部門也是地方政府經常門的一大支出,補足教師員額和教育基礎建設投資,以及選戰中常被提及的營養午餐等社福支出,都關係到地方財政。
賴香伶強調,揚棄績效主義,回歸教育本質;代理教師納編,保障教師勞動權。提出桃園四大教育政見:第一、均衡學區發展,消弭教育不平等。
桃園市人口從2014年的205萬人增加至目前的227萬人,為了因應新興重劃區的新增人口,教育部已核定5所新設學校,但除了新設學校外,也必須注意,桃園市的人口成長也已明顯趨緩,不能只以新蓋學校的方式解決問題,必須同步活化現有社區學校,讓新校老校成為共生發展的伙伴學校。
賴香伶將提出對小型學校的補助機制,鼓勵學校活化、學生回流,讓學校維持最適規模,社區與學校互利共生,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綜效。
第二、揚棄績效主義,回歸教育本質。賴香伶將重新檢視現行評鑑機制,並成立「行政減量工作小組」,減少教育局對學校的視導、訪視項目,簡化公文流程,避免與教育無關的交辦事項等,讓學校同仁回歸教育本務,以減輕教師與行政同仁負荷,把心力專注於提升辦學品質。
第三、代理教師納編,保障教師勞動權。依相關規定,代理教師的權利義務、待遇支給,都應該比照學校專任標準辦理。代理教師權益保障明顯不足,地方政府責無旁貸,賴香伶將通盤檢討,並自112學年度起(112年8月1日)給予桃園市代理教師完整聘期,肯定代理教師對國民教育的貢獻。
第四、評估教學能量,務實提升英語力。為了配合行政院的「雙語政策」,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中小學「雙語教學」,立意良善。然而,由於政策缺乏配套措施,中小學教學現場出現不少狀況,像是國文老師教甄考英文、卻不考中文,或是有教學能力的老師因英語能力卡關而失去參加教甄的資格,而英語教學也必須配合教授健康、綜合、體育等非其專長科目,因此衍生(外語、學科能力)「雙貧/輸現象」,導致最後兩頭空。
對於這些現象,賴香伶表示,將嚴肅面對中小學雙語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傾聽第一線教師提出的意見,並在確實評估教學能量的前提上,務實地推動雙語教學,在提升英語學習成效時,同步確保學子的基本學力與學習品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