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趙少康節目…柯志恩笑稱參選遇困難 「經典口號都被韓國瑜喊完了」

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23日接受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觀點》節目直播訪問,談高雄選情,也暢談南下高雄打選戰以來的心路歷程。從629日被提名徵召南下,隨即確診Covid-19隔離兩周,至今短短2個多月時間,趙少康問柯選到現在後不後悔?柯志恩大笑「人生很多事情都是答應了再說,太過理性分析,什麼都不用做了!」
柯志恩也提到,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日前喊出「貨出去、人進來」等韓國瑜式口號,她有嚇一跳,「是要複製韓流嗎?」她說,自己參選遇到的另一個困難,就是韓國瑜之前把所有經典都喊光了,柯志恩笑說,韓國瑜概念是對的,可以把數據講不出來的直白表達,但為避免給人韓流再起的感覺,她卻不能複製,「一起過好日子」口號就沒有這麼傳神,這也是另種挑戰。
柯志恩回憶,她20多歲拿完碩士回台,就參加繞著地球跑主持甄選,入選後心想「天啊我在幹什麼」;2016年原本有機會到澳門擔任社科院院長,結果被徵詢出任不分區立委,面對酸民攻擊,每天屬饅頭,也有過同樣的感覺。此次參選高雄市長,也是答應了就往前走,柯志恩說,之後回過頭來,會發現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虛此行,因為自己有能力造成改變,也豐富了生命過程。
柯志恩表示,自己2016年才加入政治圈,面對高雄市長一對一選戰,難度很高,尤其高雄歷經罷韓、市長補選及公投,光高雄一處的泛綠票就力壓全國。趙少康也說,高雄在反公投票贏了這麼多,的確是可以檢視民意的地方,儼然深綠鐵板難以撼動,當年韓國瑜好不容易攪亂一池春水,引出許多隱性支持者站出來,但現在又縮回去,他問柯志恩,既然如此為何還要下去選?
柯志恩認為,下屆還有立委或總統大選,國民黨不能一直處於劣勢,過去馬英九在高雄輸了這麼多票,還是當選總統,但現在情勢不同,國民黨北部票已沒那麼強,要在2024奪回執政權將是一場苦戰,國民黨在高雄一定要選得好,否則跟民進黨差距會愈來愈遠。
柯志恩觀察,陳菊擔任市長期間厚植地方實力,擁有接地氣的魅力,但因為氣爆案加上天坑等問題,讓韓國瑜趁勢崛起,這也點醒高雄民眾可以過得比現在好,進而喚起超越藍綠的動能,願意給韓國瑜機會。柯志恩說,陳其邁擔心重蹈敗戰覆轍,在市政推動很積極,打出兩年拚四年,不過這本就是市長基本門檻,不是韓國瑜在任時沒做事,而是20幾年來民進黨都沒做,陳其邁應該是用兩年去把過去的20幾年平衡回來。
趙少康表示,高雄再怎麼深綠,過去也有藍軍執政過,韓國瑜也造成翻轉,並不是完全沒機會,柯志恩也表贊同。她說,每天在高雄市區跑,遇到很多民眾對她表示歡迎,務實感受到了高雄人的喜歡,只是投入選戰時間短,選情冷,最擔心的就是藍營基本盤有很多隱性支持者,還有希望高雄改變的中間選民,他們覺得當選無望,自己站出來也不能改變太多,便冷眼看待這場選舉,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群人激發出來。
柯志恩也笑說,本以為自己常上媒體談話性節目,有一定知名度,到高雄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還有人看名字以為她是男的,因為高雄幅員太大,很多人少接觸外面世界,但這些都是選民。不被認識就很難被認同,提出政見也不被相信,她就是努力跑基層,讓大家認識柯志恩,在930大型造勢活動外,也想做各區小型見面會,希望將討厭民進黨的選民都能站出來,讓民進黨不再將台南高雄視為禁臠,把這股反對的氣勢打出來。
柯志恩表示,高雄其實不缺建設,道路很大,建設到位,陳其邁市長更是一天到晚談科技S廊帶,科技產業確實會帶動周邊振興,但分析高市產業,服務業勞工比例多,產值卻趕不上工業部門,光看月薪平均增長,貧富差距卻是愈來愈大,政府不只要對產業給水給電,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振興觀光、零售、批發及傳產。「高雄不缺工作,缺的是高薪工作」,不只靠暑假辦啤酒節等活動,而是要永續發展,有更多方案。且高雄有山有河有港,遊艇外銷世界第一,很有本錢發展成觀光特色。
柯志恩說,高雄20到39歲人口,自2020年8月至今,兩年少了4萬5千人,高雄總人口自2017年被台中趕過後,現在比台中少了近8萬人,「如果高雄真的這麼好,為何年輕人往北出去」,陳其邁強調15到24歲失業率降幅六都最高,但真正勞動人口是25到29歲,失業率在六都中很高,這是因為產業多元度不夠,薪資不如台北,年輕人北漂賭的是未來機會,是有意義、願意投入的工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