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進黨前黨工揭性騷/不要隱忍!專家教面對職場性騷擾自保3步驟

台股早盤漲近150點!站上16,600 台積電漲8元開559元

影/台中暗夜2場大火 百年老店「雪花齋」老闆娘送醫

高虹安批竹市治水3支箭破功 市府回擊勿抹殺基層努力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中)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新竹市雨水下水道建置緩慢。記者張裕珍/攝影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中)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新竹市雨水下水道建置緩慢。記者張裕珍/攝影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今天開記者會,批竹市雨水下水道建置牛步,且稱8年投入10億元推動「治水三支箭」遇大雨就破功,上月6月29日午後雷陣雨,5處鐵道旁地下道淹水逾30公分,猶如「水上樂園」。並提海綿城市概念,盼改善城市易淹體質。

竹市府秘書楊汶璇回應,市府團隊啟動「治水三支箭」、重啟2個10多年未曾重新檢討過的治水計畫,多管齊下、全面推展治水工程,且雨水下水道整體建置率為73.26%,非高虹安所稱65.27%,「新竹市民最需要的是實質治水建設,而非政治口水」。

高虹安今天與議員李國璋、北區議員參選人蔡文盛在議會開記者會。高批評,新竹市政府治水政策面臨雨水下水道建設工程延遲、未落實下水道檢查清淤工作2大問題,雨水下水道建置牛步僅65.27%,為本島倒數第4,清淤也未與普查點重疊,資源錯置。

高也提到,市府曾稱治水三支箭政策改善地下道淹水問題,但實際鐵路周邊地下道淹水未解,6月29日一場雷陣雨5處地下道淹水超過30公分,其中全中興地下道淹水104公分深,花了2小時才排水。李國璋與蔡文盛也反映側溝清淤、連接下水道都有問題。

高虹安並提出海綿城市概念,建議路面、人行道改用先進的透水鋪面設計、針對重點地區建設分洪、滯洪設施或是有水涵養功能的綠屋頂,強調自己不僅提出問題,也是能提出解決方法的人。

竹市府秘書楊汶璇說明,6月29日傍晚新竹市發生豪大雨,時雨量高達67公釐,已經超過一般市區道路側溝100%暢通狀況下,可容納時雨量35至40mm的排水量,且當天皆於雨停後30分鐘消退,護城河也無淹水外溢,顯見市府團隊治水策略正確。

楊汶璇強調,新竹市雨水下水道整體建置率至今為73.26%,呼籲有心人士不要因為選舉將近,才開始關心地方發展,抹煞市府每一位基層同仁多年努力。

市府工務處也說明,市府團隊8年投入10億元,推動「治水三支箭」 建置區域排水、動力抽水、智慧防汛系統,多管齊下,過去每逢大雨必淹的東門大排(東門城護城河)、竹蓮街與南大路口等處,都經過系統性改善、發揮排水功能。

曾任副市長的民眾黨市長參選人沈慧虹也表示,新竹市的雨水下水道建置率今年已提升到73.26%,高虹安在記者會引用的是舊資料,不知高是對市政不熟悉,還是刻意抹黑?並強調6月29日強降雨淹水在半小時內排除,反嗆高沒在新竹生活,也不做功課。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中)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新竹市雨水下水道建置緩慢。記者張裕珍/攝影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中)今天開記者會,批評新竹市雨水下水道建置緩慢。記者張裕珍/攝影

2022大選 新竹市選舉 高虹安 淹水 治水 沈慧虹

延伸閱讀

批沈慧虹言論未查證 民眾黨竹市議員要求道歉否則提告

林智堅沈慧虹獲提名首度同框 將展開桃竹「智慧連線」

高虹安批辭職遭林智堅幕僚回擊 民眾黨反控惡意扭曲

沈慧虹屢批高虹安 竹市議員回嗆:領市府薪水拚選舉

相關新聞

圖表/這些縣市驚奇翻轉!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一次看

2022九合一選舉今(26)日進行投票,除了六都市長選情備受外界關注外,新竹市長、苗栗縣長戰況同樣打得激烈,《聯合新聞網》整理出詳細數據,帶讀者一次掌握本次和2018年相較的22縣市長當選人得票率變化。

台南市長開票結果/謝龍介承認敗選 請支持者未來4年疼惜黃偉哲

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今晚7點宣布敗選,恭喜黃偉哲連任成功,他說,雖然就差那麼一點,有遺憾,但台南沒有瓦解的本錢,籲...

新北市長即時開票/大贏林佳龍超過40萬票 侯友宜晚間8點到場致詞

九合一大選持續開票中,新北市長侯友宜陣營稍早表示,侯友宜得票數104萬票,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約62萬票,侯友宜大...

嘉義縣長開票結果/翁章梁宣布當選連任 4年落實轉型農工大縣巷

尋求連任的綠營嘉義縣長翁章梁,晚間7點半自行宣布當選,他以過半逾13萬票贏國民黨對手王育敏,超越上次得票率50.95%,...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徐定禎自行宣布敗選 強調尊重縣民選擇

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晚間7點左右宣布敗選,他強調美好的一仗已打完,他尊重縣民的選擇。

苗栗縣長開票結果/得票數突破10萬!鍾東錦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

苗栗縣長選舉無黨籍縣長候選人鍾東錦得票數一路領先,晚上6點30分突破10萬票,晚上6點50分自行宣布當選,他表示選舉以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