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要用對」蔣萬安批柯文哲雙語教育更像雙語教學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年初宣布2026年北市國中小百分之百全雙語,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今天表示,他的英文程度有進步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美國求學時的課餘時間,他覺得台北推的不是雙語教育,而是「雙語教學」,要推雙語教育方法要用對。台北市議員秦慧珠說,政策不該只是喊口號,應該要落實。
柯文哲今年初宣布「台北市雙語教育白皮書」,預計至2026年,台北市所有公立國中小學、完全中學210校,將全轉型為雙語課程學校。
台北教育工會和秦慧珠上午辦理台北市教育政策研討會,邀請教育團體針對後疫情時代教育政策及相關議題討論,會中針對雙語教育、108課綱、行政減量、幼托整合等政策進行探討,推行中的雙語教育衝擊現有師資、課程、多元發展等問題令基層感到擔憂;蔣萬安也出席研討會。
蔣萬安說,他大學畢業後有機會到美國唸書,英文程度進步不是在課堂上,而是課後、日常生活和同學朋友聊天時精進,台北現在推雙語教育,但他不這麼覺得,他覺得台北在做的是「雙語教學」,似乎只是希望具備英語能力,但未來是專業體育老師會說英文,還是英語老師教體育,這都要思考,方法要用對。
秦慧珠說,柯文哲宣示的政策要達到不簡單,時間、師資、教材等都有困難,她分享聽到的笑話,雙語政策過程中很多學校跟相關官員開會,官員被問到就說沒關係,反正柯文哲到時候就下台了,政策也會不了了之。
秦慧珠說,柯文哲提出偉大構想,但喊口號很容易,執行全面雙語教學過程會有很多困難,且柯文哲這樣一喊,其他要選的人如果說不要全面英語教學,就會被罵落伍,喊口號容易,真的有勇氣讓政策有目標和階段性地落實很困難。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說,目前雙語師資甄選有甄選雙語音樂和體育,但還是以他們的專業來甄選,英語只是輔助,是最後階段評估可否有加分的項目,絕對不是用英文來教國文或歷史。
陳素慧說,雙語師資的缺乏是各縣市都煩惱的,找外師不是唯一途徑,台北市也不可能像台中一樣多花一億元聘外師,教育局希望老師能在職成長,所以開很多管道給老師學習,現正輔導在職教師進修,預計114學年度將有104名雙語公費教師投入,填補缺額,但在這之前恐有2至3年的人力缺口,北市府也持續透過師資大學公費培育、雙語學校聯合甄選、代理教師增能真除等六大管道解決雙語師資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