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伊開戰黃金卻不漲反跌? 台銀「黃金王子」說明三大原因

有黑道介入?李正皓遭噴辣椒水攻擊 北市警再追3人調查

遭批在台獵巫「枕邊人赴陸賺紅錢」 郭昱晴替尪澄清:又來老招抹黑

讓俄烏再打一陣會更好? 川普改變態度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五(6月6日)呼籲盟友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以結束俄烏戰爭。此前,莫斯科一夜之間對烏克蘭發動了超過400架無人機和40枚導彈的襲擊,造成至少4人死亡、20人受傷。

遇難者中有三人是救援人員。澤連斯基在社媒上發文稱:“如果無人施壓,任由戰爭繼續奪走生命,那他們就是共犯,必須承擔責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領導人“迷戀戰爭,滿懷仇恨,一心想要摧毀其他國家的人民生活。”澤連斯基指出,這種人只能用力量來擊敗:“包括外交的力量、制裁的力量、武器的力量以及科技的力量。”

周五,基輔市長克裡琴科證實首都遭到襲擊,並表示至少還有另外六個地區也成為攻擊目標。這是俄烏戰爭三年來俄方發動的最大規模協同攻擊之一。克裡琴科援引烏克蘭空軍情報稱,當晚俄羅斯共向烏克蘭發射了407架無人機和4枚導彈。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表示,約有30枚導彈和200多架無人機被擊落。

俄羅斯國防部則稱,這次攻擊是對烏克蘭“恐怖主義行為”的回應。

聯合國估計,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以來,已有超過1.2萬名平民在戰火中喪生。

周四,美國總統川普改變了立場,從“上任第一天就結束戰爭”的承諾轉為表示“也許讓他們打上一陣子會更好”,然後再讓澤連斯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坐下來談判。川普說,有時候對付孩子“讓他們先打上一會兒再把他們拉開,反而更有效”,並表示自己在本周的一次通話中把這個比喻講給了普京聽。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回應稱,川普有權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場生存之戰:“關系到我們的國家利益、安全、我們的未來,以及我們的孩子和國家的未來。”

訪問美國的德國新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昨日(6月5日)與川普舉行了會面。德國外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基民盟)接受德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白宮會談是“一次良好的開端”。瓦德富爾還表示,梅爾茨此行在烏克蘭議題上“闡明了自己的立場”。他強調:“對我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美國能與我們一道堅定地支持烏克蘭。”

梅爾茨則在周五表示,與普遍的看法不同,美國政府其實“願意展開討論”,也“願意傾聽”,並“准備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過,梅爾茨也承認,在對烏克蘭的政策上,確實存在不同的立場,雙方就此做了更深入的交流。

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川普提到可能對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實施制裁,稱“跳探戈是兩個人的事。”然而,梅爾茨明確表示,俄羅斯是沖突的侵略者和挑起者。他說:“我們站在烏克蘭這一邊,”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相關新聞

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戰爭導致人口危機,重建家園有望?

烏克蘭人口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已減少超過1,100萬人,為緩解戰爭加劇的人口危機,烏克蘭2025年6月18日通過新法律,將承認雙重或多重國籍。未來將簡化烏克蘭人在海外的配偶及子女申請國籍的程序,在烏克蘭前線作戰的外國人,也將更容易獲得烏克蘭公民身分。烏克蘭政府表示,期望這部新法律能吸引國民回國、緩解因戰爭大量外移的人口,也將與數千萬名海外公民重建關係。

川普未與澤倫斯基會面就離開G7 烏克蘭有苦難言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飛行超過8000公里,遠赴加拿大參加G7峰會,卻換來美國總統川普以需要專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為由,在兩人...

俄羅斯大規模空襲基輔釀6死80傷 川普:烏克蘭自己給了普亭理由

俄羅斯6日凌晨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及無人機攻擊,目標涵蓋首都基輔、主要城市及遠西地區。俄羅斯國防部聲稱,此次襲擊是對基...

俄警告美參戰恐釀核災!普亭自請調停 川普酸「先解決你的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回絕俄羅斯總統普亭調停以伊衝突的提議,而且告訴普亭應該「先解決你自己的戰爭」。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副...

俄羅斯加強報復 大規模空襲基輔與敖德薩

烏克蘭官員表示,烏國首都基輔(Kyiv)與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今天凌晨遭到俄羅斯「大規模」無人機攻擊

基輔:俄發射479架無人機夜襲烏克蘭 開戰來最高紀錄

烏克蘭空軍今天表示,俄羅斯在一夜之間對烏克蘭發動了創紀錄的479架無人機空襲行動。這是莫斯科當局拒絕停火呼籲後,對烏克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