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國最高法院裁決跨女「不是女性」 J.K.羅琳抽雪茄、舉杯高調慶祝

影/國民黨4幹部涉造假連署清晨聲押 朱立倫喊話群眾:羈押庭再聲援

與美就烏克蘭和平協議「難以達成一致」 俄:今後經濟絕不依賴西方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與美國就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議的關鍵部分達成一致「並非易事」。 路透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與美國就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議的關鍵部分達成一致「並非易事」。 路透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與美國就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議的關鍵部分達成一致「並非易事」;他還強調,俄羅斯今後絕不會再允許自己在經濟上依賴西方。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希望被記住是一位「和平締造者」,並多次表示希望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三年的「血腥戰爭」,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協議。

分歧依舊 達成協議非易事

在接受俄羅斯商報《生意人報》(Kommersant)採訪時,拉夫羅夫被問及莫斯科與華盛頓是否已就和平協議的某些方面達成一致。他回應稱:「就協議的關鍵部分達成一致並非易事,這些問題仍在討論中。」

「我們非常清楚一份互惠互利的協議是什麼樣子——我們從未拒絕過(這樣一份協議);我們也非常清楚,什麼樣的協議可能會讓我們再次落入陷阱。」拉夫羅夫說道。該採訪刊登在本週二(4月15日)的報紙上。

克里姆林宮週日則表示,現在期望與華盛頓關係正常化取得成效還為時尚早。

拉夫羅夫指出,俄羅斯的立場已由總統普丁在2024年6月明確表達:烏克蘭必須正式放棄加入北約的野心,並從俄羅斯聲稱擁有主權的烏克蘭四個地區的全部領土上撤軍。

「我們談論的是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人民的權利。正因如此,這些土地對我們而言彌足珍貴。我們不能放棄這些領土,任由那裡的人們被驅逐。」拉夫羅夫說道。

目前,俄羅斯控制了烏克蘭不到五分之一的領土,其中包括2014年被吞併的克里米亞,以及莫斯科如今聲稱屬於俄羅斯的另外四個地區的部分領土——這一主張並未得到大多數國家承認。

拉夫羅夫稱讚川普具備「常識」,指的是川普曾表示,美國此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導致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不會再依賴西方

拉夫羅夫強調,俄羅斯政治菁英不會接受任何會讓俄羅斯重新陷入對西方在經濟、軍事、技術或農業方面依賴的局面。

他還表示,全球經濟一體化已被拜登政府通過對俄羅斯、中國和伊朗所實施的制裁「徹底摧毀」。

拜登、西歐領導人以及烏克蘭政府則將俄羅斯2022年的入侵形容為一場帝國式的領土掠奪,並多次誓言擊敗俄軍。

而普丁則將這場戰爭描述為與「正在衰落的西方」的較量。他表示,自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西方通過擴大北約並侵佔其所認為的莫斯科勢力範圍,從而羞辱了俄羅斯。

(路透社)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 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俄烏戰爭 俄羅斯 烏克蘭

相關新聞

被騙去俄國參戰的中國戰俘:我想回中國

兩人都說出想回到中國的意願,哪怕會受懲罰。但如今,兩人都還在等待命運下一個指示。

戰俘中國兵:誤信抖音從軍發財夢,高薪陷阱變調

頓內茨克一片春寒料峭之中,烏克蘭軍方拘捕了2名為俄軍作戰的中國公民。烏克蘭情報局安排媒體,獨立記者陳彥婷得以親自接觸2名異鄉戰士。冷光燈環繞下,記者嘗試理解:是什麼推動兩名中國公民跨越數千公里疆界,奔赴一場本不屬於他們的戰爭?

俄空襲烏東釀34死 川普:太可怕

俄羅斯空襲烏克蘭東北部蘇米市造成兩名孩童等至少卅四人死亡,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說這是「可怕的事」,卻沒有點名俄國;烏克蘭總...

中國戰俘控俄羅斯說謊 勸同胞勿參加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當局今天召開記者會,兩名中國籍戰俘在武裝人員看守下向在場媒體表示,他們希望換囚,同時呼籲其他中國人不要參戰

若基輔使用金牛座飛彈攻擊 俄羅斯:將視德國「直接介入」衝突

俄羅斯今天表示,若烏克蘭使用德國提供的金牛座巡弋飛彈攻擊俄國,莫斯科會將此視為德國「直接介入」這場衝突

恐影響兩國關係…俄羅斯擬利用遭查封美國公司 供應軍隊食品

根據路透社所見的1份文件,克里姆林宮已將一家美國擁有的公司查封且接管,並計劃用該公司為俄羅斯軍隊供應食品。路透社報導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