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爾人氣地標COEX傳火警!餐廳狂竄濃煙 緊急疏散民眾

日本長野爆重大車禍!4學生駕小客車撞橋身亡 車輛嚴重毀損

iPhone 17 Air有夠薄!iPhone 17系列厚度比較 他驚豔:一摸就不想換其他型號

川普向普亭靠攏!路透曝美暫停部分打擊俄羅斯行動 克宮回應了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路透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敦促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戰爭之際,美國多個國家安全機構已經停止協調應對俄羅斯的破壞行動,以減緩對莫斯科的壓力。

報導指出,在美國前總統拜登執政時期,美國情報部門警告稱,俄羅斯正在加劇對西方國家的影子戰爭,包括對美國的破壞行動、虛假資訊和網路攻擊。為此,拜登的政府下令國安團隊成立工作小組監控此問題。

參與工作小組的7名前官員透露,這項計畫由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主導,並涉及至少7個國家安全機構與歐洲盟友合作,打擊針對歐洲和美國的破壞行動。

然而,根據11名現任和前任官員透露,自從川普在1月20日重返白宮後,這項工作大多陷入停滯。NSC與歐洲國家官員就俄羅斯破壞活動舉行的定期會議已取消,NSC也不再正式協調美國各機構的行動,包括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

報導指出,目前無法確定川普是否已下令停止所有監視和打擊俄羅斯行動的工作,也不清楚各機構是否仍在招聘額外人員,又或是各機構是否獨立於白宮制定自己的政策決定等。

此外,也不清楚美國在多大程度上,仍與歐洲盟友分享有關破壞行動的情報。英國政府官員表示,美國與英國政府之間的常規情報共享仍然持續進行。一名北約高階美國官員表示,美國仍在就此問題與盟國協調。

當被問及有關暫停協調行動時,NSC發言人休斯(Brian Hughes)表示,NSC「與相關機構協作,評估並挫敗對美國人的威脅。」他補充說,「川普已明確表示,任何對美國的攻擊都將遭到不成比例的回應。」

歐盟發言人希普(Anitta Hipper)表示,她沒有具體資訊可提供。並指歐盟正在與北約協調應對各種威脅,這類威脅涵蓋從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到散布虛假資訊等各種行動。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減少應對俄羅斯混合戰手段的工作,對美國而言可能會帶來嚴重風險。所謂混合戰是指,結合傳統軍事行動與非傳統手段的戰爭策略,包括資訊戰、經濟脅迫、以及支持民間武裝組織進行代理人戰爭。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外交及防衛政策研究主任謝克(Kori Schake)表示,「我們選擇對潛在的戰爭行為視而不見。」

當被問及美方部分追蹤俄羅斯混合戰行動的工作暫停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川普政府正試圖擺脫「一切無效、腐敗且不可信的事物」,並稱這是「可以理解的」。他還補充說,西方指控俄羅斯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破壞行動的說法「毫無根據且虛無縹緲」。

俄烏戰爭 俄羅斯 烏克蘭

延伸閱讀

川普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大改造:整屋「黃金至上」、畫像倍增

澤倫斯基:與川普坦誠對話 美烏將在沙烏地會面協商

白宮:川普澤倫斯基通話 同意俄烏對能源設施停火

川普成普亭「執行助手」?解讀美俄通話隱含訊息 各國回應一面倒

相關新聞

不甩川普斡旋了?烏媒:普亭表態願和烏克蘭直接談停火

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20日藉著復活節停火30小時提議俄烏停火30天,隔日克里姆林宮表示,總統普亭願意和烏克蘭...

普亭假停火真賣乖?澤倫斯基控遭俄軍狂轟400多次 出動近300次無人機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19日表示在東正教復活節期間將暫時停火,但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控,截至20日清晨,俄軍發動4...

英國考慮向烏克蘭派兵5年!協助重建軍力防止俄羅斯再進犯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考慮向烏克蘭派軍長達5年,以協助訓練和重建烏克蘭軍隊,防止俄羅斯再次入侵。

去年在烏戰死…志願兵吳忠達「屍體疑遭啃食」 遺留證件今曝光

我國籍志願兵吳忠達去年10月在俄烏戰場陣亡,留下未成年子女及母親,吳戰死沙場逾4個月,因遺體未尋回,加上前線戰事激烈,家...

普亭提議在烏克蘭建立臨時政府 願與北韓多國合作推動停戰

俄羅斯與烏克蘭、美國三方針對停火協議持續進行會談。俄羅斯媒體28日報導,俄國總統普亭27日建議,未來應該將烏克蘭交給國際...

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石油儲存設施 俄外交部控:違反停火協議

俄羅斯外交部20日表示,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一處石油儲存設施,違反暫停攻擊能源目標30天的協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