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嚴批谷歌地圖洩軍事地形 1東西變烏軍另一敵人

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後)和烏克蘭外交部長Andrii Sybiha(前),於4日在基輔參觀烏克蘭陣亡捍衛者記憶牆並獻花。(歐新社)
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後)和烏克蘭外交部長Andrii Sybiha(前),於4日在基輔參觀烏克蘭陣亡捍衛者記憶牆並獻花。(歐新社)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與谷歌地圖(Google map)最近更新了烏克蘭的地形細節,結果在未經審查的情況下,意外洩露軍事設施的位置,引發烏克蘭官方的嚴厲批評,擔心造成安全風險;烏克蘭打擊假消息中心主任科瓦連科表示,俄羅斯正在散布這些影像,目前Google正在努力修復中。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科瓦連科並未透露這些影像具體包含哪些設備,也沒有說明大略位置。科瓦連科後來透過聲明表示,Google代表已聯繫上烏克蘭當局,已針對軍事設施影像著手進行修正,「但由於周末,他們的回覆有所延遲。與此同時,俄羅斯人必然正在積極保存這些圖片。」

烏克蘭安全局(SBU)前官員伊凡斯圖帕克則指出,Google影像只顯示靜止物體,像是製造工廠或訓練營,但烏克蘭布署前線不停在變化,因此Google地圖影像是失準的,對俄軍來說不具備任何實質效用。

另外,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士兵蘇希柯在烏東前線受傷後抵醫院治療時,卻發現感染具多重抗藥性的所謂「超級細菌」,影響治療。與他有相同處境的傷兵有數千人,形成尚待釐清的俄烏戰爭耗損。

細菌長期以來會發展出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俗稱抗生素抗藥性),而人們大量使用抗生素來治療人類、動物和作物,使得這種發展加速,導致許多種藥物無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算,每年有500萬人的死亡歸咎於此。

長期以來,烏克蘭為人所知當地抗生素抗藥性與歐洲大多數國家相比偏高,因為直到最近在烏克蘭不須處方就能取得抗生素。

不過,世衛駐烏克蘭代表哈比希指出,烏克蘭遭到俄羅斯全面侵略後,當地抗生素抗藥性又格外升高,「根本原因正是不停歇的戰爭」。

直接戰鬥與空襲使得烏克蘭外傷患者節節攀升,導致各家醫院本已人力不足而難以負荷。在烏克蘭東南部大城第聶伯羅,蘇希柯入住治療的梅契尼可夫醫院主任外科醫師科蘇爾尼可夫表示,他們的工作量已暴增10倍。

此外,有個現象令科蘇爾尼可夫匪夷所思。根據他估算,送來他的部門治療的傷兵當中,約半數甚至在開始治療前已發展出抗生素抗藥性;但這些傷者是從戰場直接送來,中間未在其他地方接受治療,「這令人無法理解」。

谷歌地圖民用的衛星圖片,但已經能詳細的標出軍事基地的位置,圖為谷歌地球所呈現的美國軍事基地「51區」。(取材自Google Earth)
谷歌地圖民用的衛星圖片,但已經能詳細的標出軍事基地的位置,圖為谷歌地球所呈現的美國軍事基地「51區」。(取材自Google Earth)

Google 俄烏戰爭 俄羅斯 烏克蘭 谷歌

延伸閱讀

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年輕人也有抗藥性 就醫勿做1事

濫用抗生素平均壽命少1.8年 醫:沒細菌感染不要用

美國防部表態!若北韓參戰援俄 烏軍使用美國武器「不再設限」

美國、北約皆證實「北韓向俄羅斯派兵 」 警告將淪烏軍合法目標

相關新聞

英國考慮向烏克蘭派兵5年!協助重建軍力防止俄羅斯再進犯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考慮向烏克蘭派軍長達5年,以協助訓練和重建烏克蘭軍隊,防止俄羅斯再次入侵。

去年在烏戰死…志願兵吳忠達「屍體疑遭啃食」 遺留證件今曝光

我國籍志願兵吳忠達去年10月在俄烏戰場陣亡,留下未成年子女及母親,吳戰死沙場逾4個月,因遺體未尋回,加上前線戰事激烈,家...

普亭提議在烏克蘭建立臨時政府 願與北韓多國合作推動停戰

俄羅斯與烏克蘭、美國三方針對停火協議持續進行會談。俄羅斯媒體28日報導,俄國總統普亭27日建議,未來應該將烏克蘭交給國際...

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石油儲存設施 俄外交部控:違反停火協議

俄羅斯外交部20日表示,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一處石油儲存設施,違反暫停攻擊能源目標30天的協議。

俄烏互批毀諾 互攻基礎設施

美國總統川普十八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雙方未就俄國和烏克蘭全面停火卅天達成共識,但俄國同意暫停攻擊能源和基礎設施;在美...

CNN:川普被普亭唬了!能源設施停火斷了烏最猛火力 俄得便宜還賣乖

美俄領袖18日針對俄烏停火與和談進行通話,吸引國際高度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認為,這次通話幾乎沒有取得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